发布时间:2024-12-30 02:42:02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社 南京10月11日电 题:昆曲如何从深闺走向世界?
——专访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柯军
中新社 记者 程励 杨颜慈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周年,明年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日前,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首场剧目演出《伯龙夜品》在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上演。
昆曲诞生于江苏昆山,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早在2001年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演员柯军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一直在进行新概念昆曲实验剧的探索。近日,柯军接受 中新社 “东西问”专访,以昆曲的传承发展及东西方艺术相互借鉴、融合发展为话题,探讨在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昆曲如何从深闺走向世界。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 记者:昆曲起源于六百多年前。历经时光流转,昆曲脱颖于众多传统曲艺,不但走出深闺,更以非遗的形式走上世界舞台。在您看来,是什么样的特质让昆曲从“民间的清曲”成为国之瑰宝并不断走上世界舞台?
柯军:昆曲“不甚”,也就是“不过”。这是昆曲能够传承至今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昆曲有一种“点到即止”的美,它就好像“贴着你”但不“撞到你”。人们听昆曲,感到它就是放在那里,飘着飘着,慢悠悠地过来,缓缓地飘进听众的耳中、眼底,直至内心。
昆曲是优雅的文学,是有想象空间的。昆曲所唱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雨丝风片,烟波画船”是意向性地描绘一个场景。所以说昆曲的经典是唱一半,留一半。留的那一半,是给听众自己去想象的。
昆曲之所以能传承,乃至出海,是因为它是最传统又是最先锋的艺术,同时具有遗产属性和艺术属性。它首先是有血脉、有根源的。同时,它也需要创作。有一些剧目原来是只有文本没有表演的,那么就需要这一代人按照传统的样子把戏“捏”出来。
2023年9月,柯军现场教授海外小朋友体验昆曲一招一式。柯军 供图中新社 记者:多年来,您不断促进昆曲的东西方交流,将昆曲搬上国际舞台,如“汤莎会”《邯郸梦》。能否谈谈这部剧的创作历程?
柯军:缘起愿生。中英版《邯郸梦》是我心中延续了七年的一个愿望。
2009年,我率团去英国演出。演出结束后,主办方邀请我们参观莎士比亚故居。我发现,莎士比亚逝世于1616年,这也是汤显祖离世的年份,两颗巨星同年陨落。当时我就萌生了“汤莎会”的想法:要在2016年,即两位戏剧大师逝世400周年之际,以昆曲和歌剧同台的方式,让汤莎“相会”。
终于,在2016伦敦设计节“南京周”期间,我和英国导演利昂·鲁宾合作执导的新概念昆曲《邯郸梦》在伦敦上演。《邯郸梦》是“临川四梦”的最后一梦,将人生的富贵荣华、生死轮回浓缩到入梦、回梦的过程,在不知何为梦、何为醒的找寻中探求人生的真谛。可以说,这部剧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莎剧的气质最为接近。
临近演出的时候,负责对接英国演出场地的人告诉我,“伦敦的许多剧场都排满了,我们只找到一个小剧场。它建于400年前,几经火灾,当时刚刚修复,可惜没有电。”
当听到“没有电”三个字的时候,我却如同“触电”一样,整个人都跳起来了,创作演出的欲望更加被点燃。我心想:太好了!400年前就是没有电的,我就要在这个剧场做!做一台没有电的演出!
没有电,不能说莎士比亚的作品没有光彩;没有电,不能说汤显祖的作品没有光芒。恰恰相反,有的时候,舞台上面的物质越少,非物质就越多。因为我们的表演艺术就是非物质的。
于是,在烛光中,原汁原味的东方昆曲和西方歌剧同台演出,汤显祖、莎士比亚……一切回到了艺术最原生态的表达。
2016年,昆曲《邯郸梦》在英国演出。柯军 供图中新社 记者:在您看来,东西方的艺术表达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地方可以共通?
柯军:在跨文化的表演中,需要东西方文化的协同,联动东方作品与西方作品、东方作家与西方作家之间的关系。因此,在选择内容时,我们挑选了主题和情绪都与昆曲片段可以相联系的部分。
在艺术表达上,我们尝试以昆曲的《邯郸梦》为主干,将莎翁作品中的著名片段与汤显祖的作品进行拼接、演绎,通过新概念昆曲的方式表达东西方两位大师对人生的思考。
剧中,有一个场景是我扮演的卢生临死前要谢主隆恩,拿下髯口和甩发再进入麦克白的角色。此时,麦克白夫人递了一把匕首到我眼前。我接过匕首立马扔到地上,眼睛盯着匕首,右手举高,慢慢地抖动着手再去拿匕首。
英国的演员说,“柯老师,你为什么不直接接过匕首去刺杀?”我说,在我们东方的艺术中,抖是内心情感的外化。可以夸张,可以静止,可以放大。
中国戏剧讲究虚拟和夸张,手的颤抖是人物内心颤抖的外化,越是快的速度,表演时越要放慢。要注重情绪的细节,欲左先右,欲下先上。
在东西艺术碰撞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深感到艺术的融通与共鸣。排练的过程中,双方创作团队虽然语言不同,却时常不需要翻译。通过手势、表情就达成了对某个细节的一致意见。英方导演说他与我“心心相印”——我想,表演艺术是有共通的语言吧。
2023年9月赴法演出期间,昆曲走进当地的博物馆、大学校园以及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坊。图为柯军带领当地学生体验昆曲扮相。柯军 供图中新社 记者:在您看来,如何才能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昆曲更好地走向世界?
柯军:我经常去国外演出和讲学,有一个重要感受:在艺术交流上,艺术家比艺术更重要。如果仅仅是艺术传播到国外,观众只是去感受;但如果是艺术家带着艺术去传播,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昆曲底蕴深厚、博大精深,可以和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不同艺术进行跨界交流。昆曲表演艺术家也可以与世界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进行对话和创新表达。
在法国“文明遇·鉴:中国昆曲江苏周”期间,我们把讲述昆剧“第一人”“第一戏”的新编昆曲《伯龙夜品》带进了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并同来自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的文化学者展开跨文化对话。
这场演出中,我根据博物馆庭院的特点,并结合欧洲文化遗产日这一重要节点,进行了一场沉浸式演出。观众可以近距离欣赏演员的表演和身段,打破文化隔阂,感受中国昆曲的魅力。
此外,我们还带着昆曲走进校园和文化中心,进行交流和体验。这样的活动让当地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昆曲艺术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探索中华文化艺术的兴趣。
2023年,昆曲《伯龙夜品》在法国演出。柯军 供图文明是要互鉴的。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海外艺术家共同创作,成为一个创作体。我们有什么拿出来,你们有什么也拿出来,不同的艺术一起放到台面上。首先是相互学习借鉴,而不是单方面的展示,更不是推销。在彼此了解的基础上,我们才会碰撞出火花,创作出相互融合的新作品。
表演艺术本身是一个轮回的轨迹,往往初始的状态是与最终的形态相连的。这也是我一直在执着探索、坚持的“最传统”:与古人对话,力求原汁原味传承。同时,不断追求“最先锋”:与时代共振,求新求变,主动与其他艺术形式碰撞、对话。(完)
受访者简介:
柯军,男,1965年9月出生,国家一级演员。师从张金龙、侯少奎及昆曲“传字辈”郑传鑑、周传瑛、包传铎等。
曾获第22届戏剧“梅花奖”榜首、第11届“文华表演奖”、中国文化部中国昆剧“兰花最佳表演奖”、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并荣获中国文化部“优秀专家”等称号。
现任江苏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