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沉沙池上的“塞罕坝”(走进乡土中国)

发布时间:2024-11-06 00:21:09 来源: sp20241106

  鸟瞰太平新村,满目绿意。   太平新村供图

  一踏进山东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于集镇太平新村,世外桃源般的景色便在眼前徐徐铺开。村庄周围,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杨树绿荫如盖,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绿色屏障,保护着沉沙池上的村庄;村里更是植物的王国,紫色的桑葚挤挤挨挨地从枝丫间探出头,金黄的杏在绿叶间若隐若现,绿油油的小芹菜支棱着嫩嫩的耳朵,西瓜秧上缀着已有碗口大的西瓜……

  热情好客的村民连桂荣大妈一个劲儿地邀请我们吃桑葚和杏。宽阔的街道上,村民周庆峰正在和老伴晾晒刚刚收割的油菜。看到我们,他放下农活,说起太平新村引黄灌溉、引水北上、清淤沉沙、植树造林、防沙治沙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末,为有效缓解“十年九旱”,聊城市建设位山灌区,引来黄河水,提高了聊城黄泛平原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安全。然而“引黄必引沙”,每年上百万吨泥沙沉积,逐渐形成巨大的沉沙池。周庆峰老人说:“太平村位于5号、6号沉沙池之间,需要定期轮番清淤。附近县市也派人和太平村人一起清淤。当时没有什么先进机械,全靠人拉、肩扛、小车推、铁锨铲、口袋装,清理一个几公里长的沉沙池需要几个月时间。”

  清淤的泥沙在村子两侧堆积,村子与周边土地形成了几米的落差,一场雨下来,村庄常被雨水倒灌。原本肥沃的土地,变成贫瘠的飞沙地,庄稼收成寥寥。泥泞的道路,瘠薄的土地,贫困伴随着风沙而来,太平村一度成了“沙窝窝”里的苦村子。“—脚一步走不出路,一草一木一吹就无”,“一天吃进二两土,白天不够夜里补”,周庆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抗击风沙、脱贫致富,先要植树造林。村民们在村委的带领下,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插空种起围村林、围田林。几十年间,太平村村民从一把铁锹、一辆架子车到机械取代人工,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治沙造林,植绿不止,实现封沙治沙,村庄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全村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实现了“绿富同兴、绿进沙退”的转变。2017年太平新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位山灌区也探索出了沉沙池区泥沙高地覆淤还耕技术,通过把池区清淤堆积的泥沙平整成高地,达到设计高程后,再覆盖原状土,然后配套水利设施还耕于民,变泥沙为沃土良田。

  如今,放眼望去,碧波荡漾,白鹭翔集,绿树环绕,布局规整,统一规划的两层小楼,白墙红瓦,像极了江南小镇。“沙窝窝”里的苦村子成了“沉沙池上的‘塞罕坝’”。

  听周庆峰老人说完,我仍意犹未尽。起身环顾四周,不远处的民居墙上画着好看的墙绘:两只耕牛正在耕地,一位农民扶着犁把,一位农民正往架子车上抛一捆麦子,另一位头戴草帽的农民站在车上伸出双手接,车上已装满金黄的麦子,一派丰收景象。一个民俗小亭子格外引人注目,亭子四周垂下的一根根麦秸秆就像一条条流苏,金色的阳光透过麦秸秆洒在亭下的椅子上,诉说着恬静的农居时光,引得我们想要来这里定居。

  周润秋是中国人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生在太平新村、长在太平新村。2021年,聊城市发出了“归雁兴聊”的号召,她回到家乡,并被选举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为太平新村新一代“领头雁”。在专家指导下,太平新村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创新地下养金蝉、地表种植耐阴蔬菜、地上养食用菌的种养植模式,并聘请专家指导种植羊肚菌、大球盖菇和灵芝等高收入作物,经济效益可观。

  如今,人们青睐轻旅游、微度假,太平新村与旅游公司合作打造以“太平·乡趣”为主题的林下露营基地、“太平·噹街”露营地,推出自助烧烤、果园采摘、农家乐、越野马背行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到此体验“白天森系休闲,夜晚星空宿营”。村民告诉我们,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来村里进行林下露营的团队络绎不绝。村里还举办过研学游、主题音乐会、车友会活动等,“村里热闹得很,农产品不愁卖”。

  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我们在噹街露营地坐下,吃着刚从地里采摘来的杏子、桑葚,酸甜的味道和着习习晚风,分外令人心醉。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