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5:44:37 来源: sp20241115
“不管填什么专业都有人说不好,好像每个专业都需要‘避雷’,我也不知道该填什么。”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的杨丰瑜在今年高考中取得了610分的成绩,只是,跨过激烈的“第一战场”,面对众多专业和院校,杨丰瑜却有些无从下手,“虽然可以填45个志愿,但我和身边的朋友几乎都处在‘盲填’的阶段。”
回忆起两年前的夏天,就读于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李金希表示自己填报志愿主要采取“冲、稳、保”的思路。“重庆市考生共有96个平行志愿可以填,理想冲一冲、兴趣稳一稳、现实保一保。”她坦言,录取到现在的院校是意料之外的,“我并没有冲到第一志愿的学校,以为‘稳录’的十几个志愿也没录上,以前的我对现在所读的学校和专业可以说一无所知。”
在茫茫信息海洋里抽丝剥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随着新高考改革的陆续推进,部分省市志愿填报要求发生变化。选科组合越发灵活,填报规则越发复杂。在杨丰瑜看来,高考生对庞杂繁多的高校和专业缺乏了解,很容易迷失。“我最需要的帮助就是专业上的介绍,比如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未来大概会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杨丰瑜说道。
推陈出新,高校积极消弭“信息迷雾”
3年前的志愿填报经历,仍让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大三学生周佳琪记忆犹新:“当时的我只知道拿着学校给的志愿填报书,对照一下分数和排名,看看有哪些学校和专业可以选择。”在她看来,自己对任何专业都缺乏了解,只能通过网络检索一些相关信息,而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往往呈现两极分化的样态,要么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要么夹带着强烈的主观感受,让她无法对学校的学科特色和就业前景作出判断。
“为了帮助学生更便捷地了解学校官方发布的招生信息,今年,西安交通大学将学校的微信小程序进行了升级换代。”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主任助理牛元天表示,新升级的小程序不仅信息量更全,还有了更足的“青年味儿”,“小程序里有全校近百个专业的文字介绍和视频解读,还巧妙地用手绘形式还原了校园的季节元素和文化特色。西安交大的‘饮水思源杯’、图书馆、腾飞塔以及其他一些地标性建筑,都‘化身’为一个个小图标,分布在小程序的各个位置。”不仅如此,为了打破横亘在学校与学生间的信息壁垒,把各个专业“说好、说透”,牛元天介绍,学校用3个月时间制作了《院长说专业》《领军学者讲专业》两个系列视频。“在这两个节目里,超过30位学校院长、书记以及58位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共同为同学们解读专业。”牛元天介绍。
“我们曾做过一个关于Z世代的课题,了解00后获取信息的习惯,最终发现,最有效的方式是短视频。”广东科技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李赫男表示,为了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专业情况,学校特别增加了短视频栏目,围绕学生关注的专业特色、学校环境、校园活动进行快速讲解,“我们还制作了招生简章电子书、宣传片、长图、学院H5等一系列宣传物料,助力学生了解学校、了解专业。”
高考志愿填报作为出分后最重要的一件事,也牵动着新疆考生韩知瑾的心。与杨丰瑜和周佳琪不同,韩知瑾很早便明确了自己想报考的志愿:“从小到大,学医一直是我的梦想。”高考出分后,韩知瑾搜索了大量与医学相关的院校和专业,“但填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分数报考临床医学稍显吃力。”在咨询了从事医学工作的专家后,韩知瑾将注意力放在了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的中西医临床专业,报考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在她看来,具有针对性的咨询,对于考生而言尤为重要。
“今年,同济大学推出了基于AI大模型的招生咨询服务ChatTJ,为全国考生和家长提供24小时全天候、不断线的咨询服务。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文字或语音自由地向其咨询同济大学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和招生相关的问题。”据同济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吴志军介绍,为了进一步加大招生信息的宣传力度与透明度,同济大学开展了一系列直播活动,详细介绍了学校关于专业培养、课程设置、就业深造等方面的情况。与此同时,本科生院官网还面向所有考生和家长推出了“专业课程早知道”查询入口,“大家只需一键扫码,就能知道你所感兴趣的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和人才培养方案。”吴志军说道。
在山东,一所职业院校在招生服务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据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指导教师刘乃瑞介绍,自6月25日起,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开始了一场“持久”的招生直播。“这场直播将一直持续到7月26日,总共26场,各二级学院院长、学校团委书记以及在校学生都将接力上场,为考生们进行全方位答疑。”刘乃瑞说道。
兼听则明,青年期待更多公益信息互通桥梁
回想自己填报志愿时的焦虑,三峡大学2022级研究生李欣屿仍有些感慨:“当时我的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为确保志愿填报的成功率,我的填报表在老师、亲戚的指导下反复修改,每个人的想法、掌握的信息都不一样,导致我们一家人都非常焦虑。”无奈之下,李欣屿的父母选择求助于一家付费的高考志愿服务机构,“但事实上,这套价值上千元的志愿服务效果甚微,机构的老师似乎也并不专业。如果照着他们提供的结果填报,我前几个志愿都会滑档。”
高考志愿填报的巨大市场需求,催生了各类志愿咨询机构。高考志愿规划师们纷纷施展浑身解数,诱导考生及家长购入价格不菲的志愿填报服务。在李欣屿看来,各类志愿咨询机构良莠不齐,需要谨慎看待。
为了确保录取的成功率,韩知瑾还利用了网络平台的AI志愿填报功能,检索自己的分数与专业是否匹配,以及能否被顺利录取,但这在她看来收效甚微。“我发现AI给我推荐的院校和专业不够准确,借鉴意义不大,还没有志愿填报书效果好。”韩知瑾说道。
同样的情况,杨丰瑜也深有同感:“我们都在用一些AI软件进行志愿填报,在这些志愿填报服务平台里,我们输入自己的高考成绩和排名,便能得到‘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3档的高校推荐名单。”在杨丰瑜看来,志愿填报不仅关乎高考的最终结果,更关乎自己未来几年的发展和规划,而各个平台基于分数推荐的结果大同小异,她对于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仍然一头雾水。
实际就读两年后,李金希愈发确定自己对社会学不感兴趣,未来也不会从事相关工作。她深刻感受到,个人兴趣是志愿填报的关键因素。“不管外界怎么说,如果完全不感兴趣,坚持读完大学4年太困难了。”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填报志愿,近期,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面向高考生免费开放“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基于招生、就业、调查、测评等大数据,结合深度专业和职业解读,提供志愿推荐、专业介绍、心理测评、就业去向及前景查询等服务,为填报志愿提供多元参考信息,帮助考生“选大学,选专业”。
自从听说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后,杨丰瑜便在手机应用商店中进行检索。“一开始,我下载了一款叫作‘阳光高考志愿填报’的App,但细看后才发现这并不是官方推出的。”杨丰瑜发现,在应用商店中以“高考志愿”“志愿填报”等关键词搜索会发现几十款类似的“山寨”软件,其中不乏“阳光高考志愿填报”“阳光高考志愿填报2024”“阳光高考网”等与教育部“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名称高度相似的App,让杨丰瑜哭笑不得,“但‘阳光志愿’信息服务系统目前只有网页版,并没有开通App”。
与此同时,临近志愿填报的关口,许多大学生自发通过社交平台进行科普,“MBTI专业大赏”“3分钟讲清楚我的专业”等贴近青年群体的话题陆续涌现,以更接地气的形式为考生们打开了“新思路”。作为“高考过来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在读研究生刘畅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有关新闻专业介绍的视频内容,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自己的专业学习实况,解答“准学弟学妹们”发来的问题。
为了全方位地获取心仪院校的信息,韩知瑾还在社交平台上咨询了来自第一志愿院校的学姐,了解学校的地理位置、校园基础设施以及专业课的课程培养规划等信息。回顾自己填报志愿的过程,韩知瑾认为在专业选择上还是应该以个人爱好为主,同时尽量向多方人士咨询,综合考量各类信息后再作决定。
心之所向,自主掌舵人生航程
虽然成功被中国海洋大学法语专业录取,束俊涛却一度陷入苦恼。“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有些害怕上本专业的课程,我听不懂又不会表达,觉得有些焦虑。”在确定了自己对法语课程无法燃起兴趣后,中国海洋大学不用考试、不限专业的转专业政策让他萌生了“跳出去”的想法。“我们选课是自由的,你想转哪个专业就找对应专业的培养方案,对着上面选课程。只要学分达到一定的标准,在大三就可以申请转入。”束俊涛介绍道。
即使有这样的政策,转专业也不是个可以“拍脑袋”就作出的决定。对于计划转入的通信工程专业,束俊涛做了很多功课。“比如咨询学长这个专业的转入难度,以及学科课程的具体要求等等。”几个学长的转专业经验让束俊涛对于自己的决定有了更充足的信心,“关于这个专业的就业前景,我也向辅导员了解了一些往届毕业生去向之类的问题。”
对于从小热爱法学的孔昭仪来说,选择报考法学专业是她长期以来的梦想。然而,高考成绩却让她与理想专业失之交臂。最终,孔昭仪被第二志愿广播电视学专业录取。原本抱着“顺其自然,先尝试读一读”的心态,但在大学第一学期期末,学院发布了转专业通知后,孔昭仪开始动摇,“刚开始我对广播电视学也是蛮感兴趣的,但后期发现自己的学习状态不太可观,所以还是决定遵循自己的内心参加了转专业考试。”
经过考核,孔昭仪如愿转入法学专业。尽管需要补修的课业十分繁重,但她却感觉自己的人生渐渐明晰了起来:“那一刻我觉得我的生活回到了正轨。虽然背诵民法、法理学很痛苦,但成功记熟后我非常有成就感。”去年,孔昭仪考取了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继续在法学专业中深造。在她看来,无论是高考时的专业填报还是转专业,在适当考虑就业前景的基础上,应当秉持热爱的原则做选择。
如今的束俊涛也已成功转入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要学的课程比较多,而且难度都挺大的,挂科也有可能会出现。”面对截然不同的学科课程,束俊涛会在课后找网课资源自学。同时,他也计划着利用暑假去实习,通过实习中的“碰壁”来不断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业目标。
回看自己选择专业的经历,孔昭仪坦言:“其实,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习经历对我而言不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反而丰富了我的专业理解。当我更深入地接触法学专业后,我发现法制史和新闻史之间是有连接的,甚至我在考研报名时,还在思考要不要去选相关的交叉学科作为报考方向。”
尽管没能被心仪专业录取,李金希还是选择通过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方式寻找自己的“航向”。大一寒假,她进入剧组实习:“虽然干了很多杂活,但是在剧组里看到那些摄像机器运转起来,我觉得特别有意思。”带着这份好奇,她利用假期报名参与了许多传媒相关的活动。那扇两年前未能叩开的大门,现也正慢慢向她敞开怀抱。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范雪 程思对本文亦有贡献)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