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6:39:52 来源: sp20241110
870余岁的古都北京
有一条长7.8公里的轴线
穿越逾七个世纪
镌刻着历史的痕迹
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展现着城市的活力
北京中轴线雪景。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如是赞美北京中轴线
不断“生长”的轴线
成为城市中延续不断的历史脉络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未停止
北京钟鼓楼广场上演舞龙舞狮。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15处遗产点宛如一颗颗明珠
镶嵌在都城的街衢、市井中
中轴突出、两翼对称
构成北京城整个城市的营造肌理
统领起这座城市的发展
游客在景山公园游览、拍照。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故宫、景山、天坛、先农坛……
中轴线将古代皇家宫苑建筑、
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
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居中道路遗存等串联
形成秩序井然、气势恢宏的城市建筑群
成为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
市民在鼓楼文化广场锻炼。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始建于13世纪
形成于16世纪
此后不断完善
于 20 世纪逐步发展为开放的城市空间
这是一条历史之轴
市民在北京万宁桥上拍摄雪景。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元大都始建之时
于当时积水潭(今什刹海)东岸
确立城市的中心点(基本位于今鼓楼的位置)
南经万宁桥至宫城,再经皇城
最后至南端丽正门(今英雄纪念碑附近)
形成了约3.75公里的城市中轴线
民众在什刹海度假期。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周礼·考工记》描述的理想都城范式
在北京中轴线尽数体现
从元大都时的3.75公里
到明朝时7.8公里轴线的成型
城市景观序列逐步完善
都城形象日渐丰满
北京正阳门。 中新社 记者 富田 摄古建筑“扎堆”
博物馆众多
沿途的每一座建筑、每一处景观,
都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呈现出北京老城复杂多样的文化传统
展现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
这是一条文化之轴
游客在故宫博物院留影。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昔日紫禁城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
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
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百万件馆藏
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所在
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
沿中轴线漫行,在越来越开放的故宫博物院
听起伏跌宕的建筑乐章
观宫殿内精巧的陈设和内廷园囿雅致的格局
忆百年前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历史沧桑……
如今,沙特阿拉伯、伊朗、
法国等多国文物先后“进京”
中外文物美美与共
书写文化交流新篇章
“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上,嘉宾参观拍摄展品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在天安门广场东侧
一间国家文化客厅敞开大门
百余年来,国家博物馆伴随几代人成长
从古代中国到今日科技
展览承载着人们的集体记忆
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娓娓道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紫玉瓯心——中国建窑建盏文化展”上,参观者拍摄展出的宋代玛瑙盏托。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永定门东西两侧
天坛与先农坛相望而立
寄托着古人风调雨顺与五谷丰登的愿望
在天坛,赏析明清建筑技艺之大成
聆听神乐署演奏的宫廷雅乐
北京天坛公园神乐署,演员演出“中和韶乐”。 中新社 记者 贾天勇 摄在先农坛 回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
皇帝曾亲耕的“一亩三分地”
每年举办农耕体验活动
将古代农业文明传向今人
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季活动上,市民拿着新收割下的黍子。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依水建城、以水定轴、轴水相依
擎起脊梁的中轴线
充满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魅力
行于山水之间
赏京城四时之景
这是一条生态之轴
中轴线春花盛放,花香满京城。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春·什刹海水波荡漾垂柳扶风
玉河故道上横跨着一座石桥
这里是中轴线与大运河的唯一交汇点
是中轴线第一桥——万宁桥
既是桥可通行,又可当闸以制水
见证城市起源和漕运发展
驻守700余年的镇水兽护佑至今
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民众在什刹海乐享周末暖阳。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夏·天坛松柏成荫
万余棵象征着祥瑞与力量的松柏
矗立在皇家建筑群中
最负盛名的“九龙柏”树干沟纹宛如九龙腾飞
历经五百年依旧浓密遮天
为园林增添古老苍劲的生命力
北京天坛公园繁花盛开,小朋友在公园内“撒欢”。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秋·景山银杏渐黄
京城标志的红墙下
生出一片片金黄
登上中轴线最高点万春亭
俯瞰整个紫禁城
收集独属北京的秋日色彩
触摸老舍笔下媲美天堂的北平之秋
秋日傍晚,游客在北京景山公园拍摄故宫。 中新社 记者 杜洋 摄冬·故宫银装素裹
可谓北京冬天的“顶流”
披上雪被的神兽
裹上银装的宫殿
雪中嬉戏“宫猫”
在古朴幽静的冬日
映出这座城市的可爱
市民在雪后的故宫神武门旁拍照留念。 中新社 记者 易海菲 摄厚重的历史积淀
展现出中国传统规划理念持久的生命力
走进特色商圈
感知大都市的国际范儿
这是一条时代之轴
春节临近,北京王府井年味渐浓。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在热闹的中轴线南段
前门大街是离天安门最近的商业文化街
汇集30余家老字号
便宜坊烤鸭、天兴居炒肝、吴裕泰冰淇淋……
在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鲜鱼口
品尝地道京味儿
游客与北京前门大街特色雕塑合影。 中新社 记者 韩海丹 摄经过改造的北京坊
变身“中国式生活体验区”
被誉为最美书店的pageone北京坊店
建筑结构与图书文创同样高颜值
不止于图书
艺术区、展览区、活动区分布于三层空间
用文艺连接百年街区与现代生活
民众在北京坊参观艺术展。 中新社 记者 田雨昊 摄三里河畔
百年会馆焕活力
京剧、川剧、越剧轮番上演
戏韵延续
老城新生
三里河畔,颜料会馆内上演京剧。 中新社 记者 蒋启明 摄7.8公里之外
沿轴线向南北延伸
新的历史正在书写
这是一条未来之轴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中新社 记者 富田 摄从2008年走来
见证了全球首座“双奥之城”的奥林匹克公园
就坐落在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
“鸟巢”演出不断
“水立方”四季运营
多个博物馆集聚迎客
奥森霸榜节假日热门景区
双奥遗产不仅是体育地标
还承包了民众的休闲生活
成为文、娱、体功能兼备的城市乐园
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 中新社 记者 苏丹 摄一路向北至燕山脚下
“古都之脊”文脉悠长
在中轴线北延长线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见证时代文明
集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
档案馆、美术馆等于一体
汇聚全国各地博物馆“镇馆之宝”
1600余万册(件)版本资源入藏
上万件展品展出
国家版本馆宛如中华文化的“典藏中心”
为展示大国形象、推动文明对话打开窗口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文瀚厅。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展品吸引参观者。 中新社 记者 赵文宇 摄跨越京冀两地
北京中轴线南延长线上
一座“新国门”向全球旅客敞开
大兴国际机场
从北京通往全世界
正式通航近五年
开通30余条国际、港澳地区客运航线
作为北京新地标
大兴机场成为入境游客认识中国的新名片
“凤凰”展翅
飞向未来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班推出准备起飞。 中新社 记者 富田 摄 北京大兴机场内景。 中新社 记者 崔楠 摄北京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
750余年来
始终保持着开放与包容的姿态
“文化之脊”连通历史与未来、传统与现代
将中华文明的坚守、传承呈现给全世界
作者:徐婧、杜燕
来源: 中新社 微信公众号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