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9:00:48 来源: sp20241125
十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一个家庭的生活模式。
十年前的2014年4月1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成千上万的林业工人从此由砍树人变为护林人。短暂的转型阵痛后,“林二代”“林三代”们开始谋划新出路。
十年后,众多新林人崭露头角:他们用新技术提高种树质效,用新手段时时监控火情;他们在木艺传承中找到新方向,在冰天雪地里打造新业态;他们拥抱互联网寻找新出路,延伸产业链活出新天地……他们在筑牢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同时,努力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潘德国山中留客:坐拥绝美雪景打造好客民宿
停伐前,在深山中开着拖拉机运送木材是龙江森工集团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职工潘德国每日的工作。“雪特别大,我们的车虽是特制的,但也挺难走,有时候车还会陷雪里,山里还冷,其实很辛苦。”潘德国说。
从1992年就开始干运送木材的活,潘德国已经习惯了在森林中摸爬滚打,他的父亲也是拖拉机手,子承父业坚守林区,是他曾认为的“一辈子”。
2000年后,木材减产,潘德国感受到了变化。“木头少了,我们赚得就少,有时候钱都不够加油的,一周可能就拉两三趟。”
潘德国的爱人胡秀英也是林区职工,收入的减少,让两口子开始想出路。
“2012年正月初三,我开门倒水,看到一个人拿着相机拍照,他问我,能不能借宿我家。”胡秀英说,那时候她不懂什么是民宿,只是觉得,有客人来到了林区,就得招待好。
“来了好几个人,在我家住了一天,我给做的饭,后来人家留了200块钱,当时觉得挺不好意思。”胡秀英说,那时她明白了,森林里的景色,对林区职工来说,是一笔财富。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林场旅游拍照打卡。潘德国和胡秀英决定,盖房子,经营民宿。
“那时候我们自己盖房子,自己装修,林场的邻居们帮忙,没几天房子就盖好了。”潘德国回忆。
几间房,一张大圆桌,构成了民宿的雏形。2014年停伐后,除了林场工作,潘德国和胡秀英几乎将精力全都投到了民宿上。
“我们手写菜单,都是农家菜。冬天来的人特别多,一个冬季就有几万元的收入,比拉木头赚钱。”潘德国说。
在刚刚过去的冰雪旅游季,这对夫妇的民宿迎来了客流高峰。“比以往的客人都多,六个房间经常住满,有时候只能推荐游客到林场其他的民宿住。”胡秀英说,这个冬天,南方游客占到了百分之八十。
潘德国这几天正在购买瓷砖、水泥等,打算升级房间,为下个旅游季做好准备。
在潘德国夫妇眼里,诚信最重要。胡秀英说,他们给客人提供的食材基本都是自己家种和养的。“鸡、大鹅、猪,都是自己家的,就是希望能给客人提供健康、美味的饭菜。”她说,这几年客餐没涨过价,还免费给游客提供雪圈等游玩设施。
近年来,依靠着施业区内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柴河林业局有限公司联动九寨、莲花湖、雪村等景区,开发了漂流、赏冰瀑等项目,平均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背靠着这么一座“金山银山”,胡秀英对未来充满希望:“随着交通越来越方便,游客会越来越多。虽然现在已经很知足、很幸福了,但我相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更加红火。”
何喜艳直播带货:林区产品“触网”打开新销路
“大家好,这是我们大兴安岭野生的金莲花,泡水喝非常好。”
“都是职工亲手采摘,全国都可以发快递。”
“我们这里雪还没化,能看到许多野生动物留下的脚印。”
直播间里,面对手机,何喜艳打开了话匣子,一边为网友们介绍大兴安岭的林下产品,一边讲述着林区如今的风貌。
何喜艳是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阿木尔林业局龙河林场龙河管护站的一名管护员。“我的父亲、爷爷都是林区职工。”何喜艳对林区有着浓厚的感情,也见证着林区几十年来的变迁,“尤其是停伐以后,变化天翻地覆”。
“2010年我刚到管护站时,附近的林子才一人高,如今仰头都看不见树梢,长了三倍不止。”何喜艳感慨,停伐十年,林子更密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更丰富了,生活也更好了。
每年进入春季防火期,何喜艳都会来到管护站,开始长达近10个月的护林工作。
“吃住都在这里,我们会对来往人员、车辆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盗伐、盗猎的行为。”何喜艳说,近些年,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升。“有一次游客路过发现一只受伤的猫头鹰,特意过来告诉我,我们一块进行了救助。”
不止生态,十年来,林区职工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改善。
何喜艳告诉记者,从前管护站又破又小,屋里连个落脚地都没有,冬天睡觉冻得直打哆嗦。“如今,林业局给盖起了暖和的大砖房,冰箱、电视、洗浴都能用上了,换以前根本不敢想。”何喜艳笑着说,现在条件好了,过往游客也愿意到他们这里歇歇脚。
游人纷至沓来,大森林的馈赠也渐获认可,何喜艳介绍:“开始就是想和游客分享一下我们这里的特产,游客尝了之后特别满意,都说要买,我就联系其他职工,帮着大伙把夏季采山带回来的林产品销售出去。”大兴安岭资源丰富,以往何喜艳和职工们采回来的山产品吃不了,只能剩下,如今旅游产业的火爆,也为林区特产打开了新销路。
“以前靠伐木养家糊口,如今守着林子,不仅工资比十年前翻了一倍不止,通过售卖林产品,又多了一笔收入。”何喜艳告诉记者,虽然路过的游客都会买一些林产品,但大兴安岭的林下资源太丰富了,还有很多产品仍然无人问津。
为了破解林下产品“酒香巷子深”的难题,林业局找专人免费为何喜艳等职工培训电商业务、购置直播设备,让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创业增收。“靠着直播售卖林产品,我每年能增收2万多元。”何喜艳笑着说。
“也紧张,但一想到是为家乡、为整个林区做宣传,就咬咬牙干了。”回忆直播初期,何喜艳记得,当时对着手机摄像头,时常紧张得说不出话。
后来,何喜艳发现网友对林区近年来的变迁很感兴趣,“我就一边讲故事,一边推介产品,慢慢就掌握了直播的节奏”。何喜艳说,林子就是她的底气,如今她录制的短视频发布后浏览量常常高达几十万,直播也有数百人观看。
职工收入大幅增长,生活更有奔头。阿木尔林业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穆臣伟说,停伐以后,局里着重培养电商达人,让林区产品“触网”打开新销路。2023年实现了网络订单销售11万余单,电商网红收入2400万元,间接带动职工及家属增收526万元。
纪东亮杯中育苗:人工造林从“幼苗”抓起
沿着松嫩平原一路向北,进入大兴安岭,不时有野生动物在林海雪原间穿行,留下一串串密密麻麻的脚印。
途经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图强林业局时,能见到几栋独特的温室大棚,棚内不见秧苗,尽是整齐排列的一杯杯“土壤”。
“这是轻基质杯,用来培育苗木的。”图强中心苗圃主任纪东亮告诉记者,近年来,为了提升苗木的成活率和质量,缩短苗木培育周期,苗圃专门引进和推广了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成效很好。
“起初我们人工为树苗制作培养容器杯,每人每天最多能做3000杯。”纪东亮说,2021年苗圃引进了轻基质杯加工生产设备后,人均一天能生产4000杯,生产效率得到提升。
轻薄的无纺布将草炭土、珍珠岩裹成一个圆柱体,看上去格外小巧轻便。“特别轻!以前用土培,很重,上山栽种时,一个人一趟也就拿二三十株苗。有了轻基质杯,一次能拿100多株。”纪东亮感慨,用了轻基质杯后,既节省了体力,又提高了栽种效率。
“要想林子长得好,就得从幼苗抓起。”纪东亮说,轻基质育苗技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半个多月的种芽播在轻基质杯里后,由苗圃培育四年再进山栽种;另一种是将幼苗培育两年后,再插播进轻基质杯培育两年,之后进山栽种。
纪东亮说,两种方式都属于带杯栽种,可以为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如果使用传统的裸根苗栽种法,极易受天气条件影响,降低存活率。采用轻基质容器育苗技术后,苗木抗风险能力更强,成活率已经超过95%了。
三月下旬的大兴安岭,冬雪未消,温室大棚不远处,几处露天的棚子里,存放着今春的“新芽”。“这是育好的苗,等到天再暖和些就能上山了。”纪东亮抚去地面顶层的积雪,又掀开厚实的棉被,一株株培育在轻基质杯中的树苗鲜嫩翠绿。“为了让小树苗能温暖过冬,落雪前我们就把被子盖上了。”
“以前造林看重数量,现在更侧重质量。”指着面前的树苗,纪东亮介绍,这里存放的是近年来新引进的西伯利亚红松树苗,不仅适宜当地种植,日后还能结果产松子,带来经济效益。
纪东亮说,2014年停伐后,苗圃持续加大苗木培育创新力度,同时合理调整育苗结构,丰富育苗品种,增加西伯利亚红松等果材兼用的珍稀树种育苗比例,改变了造林树种单一的被动局面。
“用手机就能远程浇水、调节温度。”停伐十年来,图强中心苗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不仅拥有固定的灌溉设施和完整的排水系统,还打造了智能育苗温室,对苗木生长全流程进行科学管护,保障其茁壮成长。
“今年我们苗圃准备了200万株轻基质杯苗。”纪东亮说,每每想到一个多月后的造林场景,他都特别激动,“看着精心培育的小树苗在辽阔的兴安岭上扎根、抽芽,格外有成就感”。
纪东亮得空时喜欢去林子里转转,“十年来,树更高了、更密了”。纪东亮笑着说,停伐后,他培育的苗木超千万株,看着他们茁壮成长,就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让人十分欣慰。
杨震钻研木艺:做“手工匠人” 传承木艺文化
“春分”节气刚过,天气渐暖,小兴安岭上一眼望不到边的林海也慢慢从“沉睡”中“苏醒”。“眼下正是制作木艺产品的旺季,来自各地的订单逐渐多了起来,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今年还有一些木艺品出口的订单。”杨震是伊春市美江木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木艺品的研发、设计等工作。
1982年出生的杨震是一名“林三代”,从小生长在这片林区的他,依稀记得老一辈林业职工砍伐树木的场景。“爷爷和父亲都做过砍伐、集材等工作,山上的活很累,忙的时候午饭只能啃冻馒头、喝雪水。”杨震说,当年林场工作特别苦,但大家毫无怨言,一心一意服务国家建设。
由于长期过量采伐,林区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境地。2000年左右,杨震从学校毕业。“当时很迷茫,由于林区的经济下滑,父母那个时候开工资都难,更别说我的工作了。”杨震说,当时他曾想过去南方,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因为上学时热爱设计、画画,杨震敏锐地看到了林区木艺品的市场前景,尤其是那些经过精雕细琢的手工艺品,将它们推向市场后,能增加林区职工收入,助推林区转型发展。
北沉香由红松松脂沉积形成,俗称松明油子,一些林区居民曾用它来引火烧炉,现在居民都搬离了平房,它也就成了废物。杨震说,如何把废物再利用成为了一个“课题”。因北沉香色泽光亮、带有浓郁的松香,他尝试以此为原料制作手串等木艺品,没想到深受游客欢迎。
在生产车间内,到处是由木料制成的工艺品,一块块平平无奇的木头,经由木艺人精心打磨加工后,就成了一件件木艺精品。
随着企业发展、工艺进步,杨震所在的美江木艺有限责任公司,不再局限于基础的生产制造,而是在探索中扩大经营和发展,深化“木艺+”模式。
在杨震等“新木艺人”的策划下,公司打造了“产、学、研、游、创、教”的综合木艺创意产业,游客不仅能观赏木艺品,还能带着孩子在这里感受林区文化、制作手工艺品等。
从小学徒到老师傅,杨震不断钻研木艺文化知识,解决了许多木制品生产技术难题。近年来,他陆续获得了“龙江技术能手”“林都工匠”等荣誉称号。
但在杨震看来,传承木艺文化,推陈出新,才是“新木艺人”的职责。
如今,伊春市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森林覆盖率已达83.8%,还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在设计过程中,杨震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大自然会说话”等理念融入文化创意,展现了伊春林区的新业态。
“我既是一名手艺人,也是林区文化的宣传员。以木为媒,向中外游客推介伊春林区,让他们读懂小兴安岭,我责无旁贷。”杨震说。
张文鑫深耕紫苏:山上建基地 山下搞加工
走进桦南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粒粒咖啡色的紫苏籽正在脱壳机上跳动。由紫苏上收获下来的紫苏籽经过水洗、烘干、脱壳、分级、冷榨、精炼、罐装等环节后,变成了一瓶瓶香气袭人的紫苏油,而这只是众多紫苏产品的一小部分。
“这些是要出口到韩国的订单产品,还有一些紫苏代餐粉,都要在3个月内完成交付。”桦南农盛园食品有限公司新厂区负责人张文鑫站在三米多高的平台上俯瞰着生产线,所有流程尽收眼底。
今年35岁的张文鑫是“林三代”。2013年,他子承父业来到龙江森工集团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成为了一名森林防火员。
春防3个月,秋防2个月,张文鑫和其他森林防火员一样,每年有5个月的时间都要住在山里,巡林防火。
“那时候,守护好这片山林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张文鑫说。
“增绿、护绿、用绿”,一直是林区人的信念和动力。
龙江森工集团桦南林业局有限公司施业区内黑土肥沃,适宜紫苏生长,为此当地确定了以紫苏种植为主体、紫苏深加工等多元化发展思路,形成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的发展模式,有力推进林区经济转型升级。
2023年,紫苏产业园区建成投产,张文鑫动心了:“我这个人爱折腾,也想折腾,想多接触新鲜事物。”通过考试选拔,他从110余名竞聘者中脱颖而出,成了桦南农盛园新厂区负责人,和另外49名林区职工一起,向“新林人”转变。
“以前上山巡林防火,现在在园区巡生产线,抓生产。”在张文鑫“巡护”的紫苏油精炼车间,没有想象中的人声鼎沸、机器轰鸣,现代化的加工设备井然有序,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均得到保证。
“这里的紫苏油生产设备和生产线都是数字一体化操控的,榨油、精炼中和、脱色、脱臭、脱蜡等都可以通过电脑操控完成,工作人员发现哪里有问题,再去现场检测维修。”张文鑫告诉记者,别看人少,这条生产线24小时可以生产紫苏油1万瓶。
从生产线的适配,到管理模式的应用,再到生产质量的把控……面对全新的领域,张文鑫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查阅资料,有机会就到各大工厂考察学习,完成了从森林防火员到厂区负责人的角色转变。
在“新林人”们的努力下,这里已成功研发生产了紫苏油、紫苏鸡蛋、紫苏月饼、山珍礼包等一系列紫苏产品和森林食品。张文鑫说:“从巡林、护林,到如今的兴林,林区人离不开山林,也不必离开山林,这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
杜汝旭空中巡林:天空之眼守得森林常绿
3月15日起,黑龙江正式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
走进伊春森工集团带岭林业局有限责任公司森防指挥中心,指挥员杜汝旭和同事在电脑上用智能巡检平台操控无人机对施业区进行空中巡护作业。
从大屏幕上可以看到,随着无人机机场护罩开启,无人机自动上升并起飞,开始依照预定航线开展自主巡护工作,小兴安岭林海与施业区内建筑设施的实时画面清晰可见。
“进入春季防火期,指挥室需要24小时有人在岗在位,如出现火情需要立刻报告。”今年35岁的杜汝旭退伍转业后,于2023年5月进入伊春森工带岭林业局公司,成为一名调度员,主要负责统筹下属林业局分公司的各类信息。经过专业培训,他也成为了一名森防无人机飞手。
带岭林业局公司施业区总面积96742公顷,森林覆盖率96%。为提升防火管护效率,2023年,带岭林业局公司引进了9台无人机,分别配备在森林扑灭火大队以及辖区的8个林场分公司,并为每台无人机匹配了至少2名森防无人机操作员。
“无人机一次巡检能够持续约30分钟,航行里程约7公里。进入春防以来,9台无人机每台每天最少要进行4次空中巡检。”杜汝旭说,无人机搭载可见光与热成像负载搭配使用功能,能够及时发现监控区域内的火点和冒烟点,缩短森林防火巡查时间,并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安全。
去年以来,带岭林业局公司推动信息技术与森林资源保护深度融合,把无人机逐步应用于森林防火、资源林政、野生动植物保护、道路安全等日常巡查和监测工作中,实现无人机覆盖巡、各级林长和护林员精准巡的“人机协同、空地互补”森林资源数字化巡护模式,有效提升巡检效能。
“中雨也能巡,还能扛住5级风!”谈起无人机空中巡护的便利,杜汝旭兴奋地说,利用无人机,不仅在森林防火期可以对火情火警进行全方位巡护,也可以在汛期实时监测河流汛情,或查看冬季道路安全情况。
据介绍,无人机在日常巡护工作中不受人力、时间等因素限制,可快速排查人工无法进入的复杂区域,让巡护工作更加精准高效。未来,带岭林业局公司还将通过点云建模、面积测算等功能,将无人机应用到林地调查、河湖长制等工作中,助力智慧林业建设。
“科技的应用减少了巡护人员的重复劳动,能够让林区人更好地守护绿水青山!”杜汝旭说。
“伐木工人”这个称呼,就像时代的注脚,已逐渐远去,但吃苦耐劳、肯干唯先的优良品质仍流淌在新一代林区人的血液里,书写着林区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熊言豪 管建涛 陈益宸 徐凯鑫 王君宝 张玥 董宝森 谢剑飞 何山 王鹤 吴悠)
(责编:王震、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