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6:59:54 来源: sp20241122
湖南常德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龙明忠手机中有一个表格文件,上面除了学生的“姓名”“性别”“年龄”“障碍类型”等一些基本信息外,还有专门的一项是“在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使用信息化情况、效果等”。这一栏中清楚地记录着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在家中可运用平板电脑学习汉字”“可运用手机购物”“在学习上可通过手机接收老师学习任务”“与普通人交流时可运用语音软件将对方话语转换成文字”“在生活上可用手机休闲娱乐”……
这一张小小的表格成了数字教育的缩影。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把人与教育资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更为灵活的形式紧密地连接了起来。同时,数字化也给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
不久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上海召开,800多位国内外代表对“教育向何处去”这个世界关注的时代命题进行了讨论。
“数字教育正让更多优质资源突破时空、联通城乡、跨越山海,以教育公平增进社会正义。”中国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说。
无界
“去年10月,我到中国西北地区的宁夏大学,在学校‘未来教室’听了一节‘农业微生物学’课,师生们在智慧教室系统里高频互动,学生的知识难点、实验疑点和在动手当中发现的新问题,很快被精准解答,课堂获得感大大增强。”怀进鹏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嘉宾介绍了中国西部高校的数字教育情况。
这样的智慧教室在中国很多校园里都能见到。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龙腾介绍,在北京理工大学,从课程体系设置到授课方式、学生实践,校园环境建设等,都采用了数字化的方式。学校要求所有课程逐步实现中文课、英文课和慕课“三位一体”,也叫“三明治课程体系”。
数字教育不仅打通了课程间的壁垒,让学生更加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同时,数字教育正在让教室无限扩大,同在一间教室上课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学校,甚至可能来自不同国家。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中国牵头成立了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清华大学校长担任联盟主席,成员包括16个国家的17所知名大学和6家在线教育机构。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中国慕课开设了341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10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学习者近2540万人次;与全球30余家知名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合作搭建了课程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沟通渠道,组织88所中国大学为印度尼西亚提供近300门高水平慕课,覆盖印度尼西亚3000多所高校。同时,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开设能源化工、健康医疗等30个培训专题和743门课程;西南交通大学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课程、教材建设,培养了来自80余个国家的5000余名轨道交通人才,辐射海内外200余所高校、10万余名线上学习者;南方科技大学帮助柬埔寨、肯尼亚等13个亚非国家建设了智慧教室。
现在,中国的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均已成为世界第一。2023年,中国在意大利举办了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来自21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的180余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成功实现了“慕课出海”。
“朋友圈”还在扩大。
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立,同时,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上线。“平台将可以向全世界免费推送出780门中国金课,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全天候24小时不间断的学习支撑。与世界各国共享优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满足不同地区人们即时化的学习需求。”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说。
不过,数字化带给教育的绝不仅仅是技术。“数字教育不仅仅是要拥抱技术,还要弥合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非洲联盟常驻中国代表拉哈姆塔拉·M·奥斯曼说,让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身处何地、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经济背景,都能接受教育。
海洋是宁夏固原曹洼小学的一名学生,出生在黄土高原的他非常喜欢看地球仪,因为他想亲眼看看自己名字中的那些“海”和那些“洋”。
因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比较落后,不少老人一辈子也没离开过那片被黄土覆盖的高原。
有了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后,曹洼小学的孩子们与世界的距离近了。在课堂上打开屏幕,世界各地都能拉到眼前,而且平台上还有极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一直着眼于缩小区域差距,实施了“慕课西部行计划2.0”,提供19.8万门慕课及定制化课程,服务西部高校学生5.4亿人次。2023年还启动了首期数字支教创新试验,为1.4万名乡村中小学生送去科普、艺术类等课程2500多节。
“如今,位于中国上海的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可以通过平台与几千里之外的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共同体验传统文化、感知科技前沿、交流内心世界。”怀进鹏说。
一根网线,正变成一股宏大且深邃的力量,打开了教室的围墙、学校的围墙,甚至打破了国家的界限,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不再囿于物理的限制,让每一个孩子接受公平的教育成为可能。
无类
“没到这个学校的时候,没发现社会上有那么多的特殊孩子。”龙明忠说。在他工作的常德特殊教育学校,不少孩子因为自卑或缺少融入社会的技能而很少外出。“普通教育都说‘望子成龙’,但是特殊教育却是‘望子成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尤其适合我们特殊教育。”
在信息技术的协助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更精准地实现了。
龙明忠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常德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聋哑学生,一类是智力障碍学生。学校没有按照年龄分班,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了测评,再按评估的结果进行分班,“能力相近,需求相似”更有利于学生们接受知识。“使用信息技术后,学生们课堂上的专注力明显提高了,所以,我要求老师们每门课程都要融入信息技术。”龙明忠说。
在普通学校,学生通过门禁进入校园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在常德特殊教育学校却是一件重要的事,学生每天上学和放学都要练习。跟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还要学习融入社会的技能,过门禁就是为了他们将来搭乘火车或者飞机顺利过安检门而进行的练习。
为了更有针对性,学校利用长假让老师到学生家里跟踪观察,在不干预他们行为的情况下,看他们的生活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再把这些数据记录下来,随着教育的展开,数据随之更新和调整,这样,完整的数据链就形成了。
信息技术让教育教学从大规模标准化转向个性化、智能化,让每一名学生拥有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案,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育数字化离不开人的作用,尤其是教师的作用。这里的教师不是传统的教师,而是具备数字素养,具有人机互动、人机协同能力的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每个学生都会佩戴一个手环,体育课上,老师会通过这个手环检测到每个学生实时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便于老师观测整堂课学生的运动强度。
学生们每人还有一支云笔,通过后台老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答题的时长、顺序、速度和修改过程。
这些点点滴滴最终都生成了数据。“这些数据汇集在一起就像是一所云端的学校。”一位老师说。老师们经常拿着这些数据进行讨论,通过这些数据能分析出每个孩子的情绪状况、身体情况、知识掌握的程度等,然后再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给出最恰当的反馈。
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袁振国提出要创新应用场景,统筹推进“学-教-管-评”四大应用场景的数字化进程,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的全方位、全流程。
“有教无类”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又多了一层含义,牵涉其中的每个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学习和成长。“我们学校建校时间不长,我跟老师们都是‘新手’。”龙明忠说,特别是在数字化转型中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老师们不仅增长了能力还获得了成就感和归属感”。
无限
“来到中国后,我发现中国的‘夜校’非常火爆!不同年纪、不同职业的人学习烹饪、跳舞、健身等兴趣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伊莎贝尔·肯普夫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发言时这样说。
数字化的大潮势不可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甚至新职业不断更迭,在这样一个时代,时时学习、不断更新成了每个人的需要和必要。
“数字技能是新型劳动者的关键能力。”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杨欣斌说。同时,数字技术又为不断更新甚至颠覆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据了解,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正在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而这种转型也要紧跟行业技术的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等技术技能的创新,学校汽车设计制造的教学也必须创新。于是,该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数字化的资源,汽车的构造及原理等教学都可以使用仿真设备,既符合产业发展又适合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的很多课程也都配有虚拟仿真实验室。“过去有很多需要在实物上进行的实验,现在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室就能在网上进行实践,而且实验效果可以和实物进行互相验证,大幅提升了学生做实验的效率和体验感。”龙腾说。
不少国家也在应用信息技术助力人们不断掌握新技能方面进行着尝试。
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贝利带来了案例分享。该校将触觉技术与模拟技术相结合用来培养牙科医生。“学生们在模拟的牙齿上‘钻洞’时,手上是能感受到来自‘牙齿’的反作用力的。”
大会举办期间还发布了《数字化进程中的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报告》。该报告全面审视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深刻变革与严峻挑战,也深入挖掘了近年来教育数字化赋能中国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取得的新进展,为世界提供了一份超14亿人口大国通过信息技术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中国方案”。
不少专家指出,数字化转型终将与和全民终身学习深度融合。正如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启明所说,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已成为国家战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当学习成为常态时,很多人似乎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学生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角色。”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文科资深教授谢维和说。
数字教育正以公平、包容、开放、共享等优势,为“学习者”提供更好成就自己、更好全面发展的全新路径。
数字无界,教育无类,发展无限。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