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8:46:22 来源: sp20241118
中新社 重庆11月5日电(张旭)记者5日从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保护区)获悉,随着20只人工繁育的白冠长尾雉近日进入保护区,标志着中国西南地区首个白冠长尾雉繁殖野化放归基地正式投用。
11月4日,位于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雄性白冠长尾雉。(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供图)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特有珍稀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将其列为易危物种。值得一提的是,白冠长尾雉的尾羽可达2米以上,被称为“雉翎”。京剧中武生和刀马旦头上的羽毛装饰“翎子”,多是由白冠长尾雉最长的两支尾羽制作而成。
“因此,早年间,白冠长尾雉的尾羽是人们趋之若鹜的收藏品。”重庆雪宝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杨泉介绍说,飘逸的长尾为白冠长尾雉赢得“森林凤凰”美誉,也给其生存带来几近毁灭性的打击。
白冠长尾雉曾分布于中国东西部山地。2000年后,多方调查数据表明,该物种在中国西南地区野外基本消失,仅在少数动物园有人工养殖。近年来,重庆动物园白冠长尾雉人工繁育技术获得突破,种群数量不断扩大,为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项目提供了可行性。
要从根本上解决白冠长尾雉的易危现状,恢复野生种群数量,野化放归是一种有效方式。杨泉说,野化放归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栖息地环境保护与修复、种群扩繁、野化训练、放归试验、野外再引入等;这项工作需要持续不懈的努力,期待与各领域、多学科的专家开展合作,让基地繁殖野化的白冠长尾雉真正回归自然。
据了解,接下来,保护区和重庆动物园将统筹管理方式、技术方法和科研进程,同步开展多项试验研究工作,以科学有效手段促进白冠长尾雉野化放归项目的顺利实施。(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