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红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发布时间:2024-11-24 16:47:14 来源: sp2024112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等加速了全球价值链重构,有效管理和应对产业链风险成为各国的重要关注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关系到我国更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变化新趋势,必须把增强产业链竞争力和安全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产业链重组、供应链重塑、价值链重构不断深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产业链供应链朝着区域化、近岸化、本土化方向调整。回溯过去几十年,产业链供应链全球化布局以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为基本逻辑,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优生产方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产业安全逐渐上升为各国发展的重要考量因素,跨国公司日益重视产业就近生产和布局,以控制产业链过长带来的“断链”风险,区域内贸易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

  二是全球制造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不断改变着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对设计、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全过程进行赋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各国大力发展高技术制造业以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制高点。高技术制造业代表着产业高质量发展方向,是引领经济增长、维护经济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各国积极布局高技术制造业,力图掌握产业链核心环节,实现产业不断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增强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当前,我国制造大国地位不断巩固,体系完整优势更加凸显,制造业有31个大类、179个中类和609个小类,产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产业链配套能力全球领先,具有强大的韧性和发展潜力,部分产业在国际市场的质量、品牌等方面已具备明显竞争优势,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叠加国际经贸规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着一些风险挑战。短期来看,全球价值链重构会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一定冲击,但我国仍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以及高效的基础设施和新技术应用等显著优势,强大的需求潜力足以支撑起大规模的生产和供给。长期来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制造业外迁、产业链转移总体上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为降低生产成本、扩大市场份额,资本往往会主动调整全球生产力布局,向低成本地区流动。面对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影响,必须采取一系列举措,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水平,补齐关键领域短板,持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和安全性。

  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时代背景下,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应对危机挑战必须树立的底线思维,是经济顺畅运行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应对短期影响还是保持长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持续强链、补链、稳链,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要加快布局发展半导体、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发挥好长期积累的创新、人才、技术优势,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增效,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塑造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机遇,以创新链提升产业链,积极培育和发展国内产业链和区域价值链,构筑自主可控的全产业链体系。围绕智能化、绿色化等产业升级方向,完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以及新模式的应用推广,加大力度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升传统产业创新发展水平。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倪红福)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