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7天人代会:“小片段”折射民主“大全景”

发布时间:2024-11-25 15:45:35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北京3月11日电(谢雁冰 梁晓辉)298件议案、超7000件建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年度履职成果。相较去年,今年代表所提议案数量略有增加,质量继续提升。

  全国人代会是读懂中国的一扇窗口。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今年的人代会,可以说是70年来中国人大制度有效运行“长镜头”里的一个可感切面。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

  57岁的王永澄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位、也是当前唯一一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本次大会特别为他制作了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在人民大会堂,他指尖上的履职一幕,让“摸得到的民主”更为直观。

  在中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残疾人群体等积极参与国家管理、参与民主进程。全国人大代表中,既有国家领导人、企业家、科学家、大学校长,也有快递小哥、出租车驾驶员、农民等。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比达到16.69%,基层代表占比较上届继续提高。

  有评论称,这是中国民主制度不断探索、更加成熟定型的结果。

  回顾历史,从陕甘宁边区的“豆选”,到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投票;从建立“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到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中国逐渐形成了成效显著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今天,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让“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得到切实落实。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中新社 记者 盛佳鹏 摄

  制度优势如何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代会提供了一个可感的视角。新质生产力成为两会热词,位于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首位。代表们结合自身实际,建言如何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广泛讨论中,这个政经热词有了更具体的“施工”思路。同理,从外界关注的宏观政策走向,到养老就业等民生关切,再到人工智能、未来产业等热话题,民意不断汇集,共识得到巩固。

  作为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人大的立法工作也备受瞩目。在过去一年交出亮眼“成绩单”的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明确,未来一年还将编纂形成生态环境法典草案并提请审议,制定学前教育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等。

  人大代表更多参与到这一进程中来。来自贵州的全国人大代表杨再滔说,去年她建议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被纳入国家立法计划。

  今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298件议案中,292件为法律案,附有草案文本的有180件。民声由此可以转化为国家立法。

  国际人士和外国媒体对今年全国两会的关注也持续升温。有评论称,中国两会是民主的生动实践,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真正发现并解决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借鉴。

  在70年的时光“长镜头”里,今年为期7天的人代会不过是一个“小片段”,却折射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完善、更加成熟自信的“大全景”。(完)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