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3:26:25 来源: sp20241117
金秋十月,渭北高原上的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南沟社区一派丰收景象:一望无际的葡萄园里,一串串鲜翠欲滴、颗粒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经农户们精心采摘、分拣装箱,被送往全国各地的客商手中。
“靠着现代化科学种植,南沟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村。去年,全村的葡萄产业总产值达到3700万元,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3000元,村民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南沟社区党支部书记肖万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样的变化离不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的全方位支持和西农派驻南沟社区的第一书记张华海。
“我来这里,就是要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带领村民发展致富。”2021年,西农管理干部张华海主动请缨,来到南沟社区。当时的南沟葡萄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种植已有规模,但有些问题依然突出,如栽培模式费时费工、产出效益低下、果品质量不高等。
“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需要有方向指引。”张华海通过学校为南沟请来了30多名农业领域的专家教授。很快,一份调研深入、谋划精心的南沟社区“五年发展规划”出炉。不仅如此,这些涉及小麦、葡萄、红薯、设施、微生物发酵等领域的专家教授,还成了南沟社区的“导师团”,定期驻村开展技术指导和实地培训,以便及时解决村民遇到的产业问题。
秦德红是南沟村最早的葡萄种植户之一。2010年,30岁的他回乡创业,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种了3亩葡萄,“当时都没见过红提葡萄,心里根本没底”。2012年,西农对合阳县进行定点帮扶。在西农专家的指导下,秦德红的园子收益逐年增长,2017年种植面积扩大到20亩。
为了在全村推广全年绿色防控体系,让乡亲们真正靠农业技术“赚大钱”,张华海决定设立“示范户”,用事实说话,“只要农民收入上去了,不愁没人跟着干!”
秦德红联合两户村民,承包了50亩地,成为村里的“示范户”。两年里,张华海带着大伙儿创新经营方式,形成了“合作社+”的“六统一”发展模式:统一规划、统一筹措资金、统一苗木采购、统一农资服务、统一技术培训指导管理、统一品牌仓储多渠道销售。
在专家指导下,一套“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条模式也在南沟有效运转起来。产前,利用政府数据分析,为种植户提供生产规划、销售预判等;产中,利用各种先进的生物环境感知设备和信息传输系统,实现病虫害远程诊断、监控预警,肥、水、药智能施用;产后,对接电商平台,为农户提供产品生产过程展示、期货预售、在线洽谈、订单组合管理等服务。
2022年,好消息传来:秦德红等5家示范户的果子采摘销售,家家收入超过50万元;另一对夫妇试种的一亩八分地,效益提高了一倍,收益14万元。
现在的南沟社区,葡萄种植面积已由最初的80亩扩大到1500亩,品种上除了红提还增加了“阳光玫瑰”。为了让种植户进一步感受现代农业的力量,张华海开始进行南沟葡萄园的智慧化升级,利用学校支持的200万元为村里建起高效节能的智慧冷棚,并搭建了智慧农业管理平台。
“手机上就能操作,真是方便!”38岁的种植户秦高锋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通过智慧大棚小程序,查看大棚的温度和湿度。
据了解,智慧冷棚配套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补光、雨水节水利用等八大系统,为园区200多个冷棚安装了自动卷膜机和迷雾系统。“以前靠手动卷膜,一次得20多分钟,磨得满手都是泡。现在手机上一点,省时又省力。”张华海介绍,最早时打农药靠人工,现在手指一按,迷雾系统只需10分钟就能打完农药。
“从露天种植到智慧农业,葡萄品质和亩产都大大提高。遇有连阴雨,也不怕葡萄烂在藤蔓上了。”肖万顺告诉记者,南沟红提的亩产值从2013年的1万元提高到了现在的2.8万元,阳光玫瑰的亩产值则从两万元提高到8万元。
为了让规范化种植落地,真正种出“好品质”,张华海设法培养起一支强有力的乡土人才队伍。
“要让各个领域、各种植阶段及各个年龄段,都有专业领头人。”张华海探索创新“蛛网式管理模式”,由技术专家“手把手”指导10个示范户,10个示范户再分别指导10-20户普通种植户;同时,常态化开办农技培训班,带动周边5000余名群众受益,为南沟培养出32名懂技术、敢创新的新型职业农民,将农业技术真正留在田间地头。
利用南沟社区的千吨气调冷库,张华海推广葡萄采后新技术,把葡萄存储时间延长到春节前后。4个月的存储费每吨需要800元,但葡萄售价却能翻倍。他还联系多地经销商,建起“京东直采基地”,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把葡萄卖上好价钱。
眼看着家乡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大批年轻人纷纷回乡种葡萄。“10年前,我一个人管300亩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到去年,我手里的地只剩60亩,都被回乡的年轻人要走了。”肖万顺高兴地说。
村子富起来了,丰富文化生活、提升基础设施、美化村内环境成了乡亲们最殷切的期望。南沟社区争取相关资金近500万元,完成了村部改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升级、行道绿化、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如今的南沟社区,道路硬化平坦、庭院干净整洁,西农研究生助力团制作的墙体彩绘扮靓整个乡村……
“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希望。”在张华海努力下,西农国际学院成立了留学生助力乡村振兴支教团,由留学生为南沟小学的孩子们开办口语课,线上线下同时授课,保证每班、每周至少一节外教课。
这一模式还被推广到其他乡镇小学,如今已有11名留学生为全县累计600余名小学生每周开展口语支教课,不仅扩展了孩子们的国际视野,也让留学生对中国有了更加多元、立体的认识。留学生支教的故事还被排成话剧,走上了大城市的舞台。
“高大明亮的冷棚是南沟村人的希望,宽敞明亮的教室是南沟村的未来。”张华海告诉记者,下一步,南沟社区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通讯员 王婷)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