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节课都有回响

发布时间:2024-12-16 05:57:08 来源: sp20241216

市学科融合创新名师工作室湘机中学工作站站长曹圆龑分享“人工智能课堂观察”主题研修案例。(记者 欧阳天 摄)

湘潭市学科融合创新名师工作室湘机中学工作站站长曹圆龑分享“人工智能课堂观察”主题研修案例。(记者 欧阳天 摄)

举手239次,学生话语占比60%,师生行为转化率44%,学生行为占有率64%……刚上完《芙蓉楼送辛渐》这节语文课,雨湖区九华和平小学教师唐姿立刻回到办公室查看新鲜出炉的课堂反馈报告,回顾自己的课堂教学切片,分析各个维度的课堂数据,思考数据背后的教学思维。

这一幕场景,在该校引入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后,每天都会反复上演。这种“录课—反馈”的新型教学机制正在全市大力推广。这一教学反馈机制将给湘潭市中小学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强大推力,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切片式”剖析教学

助力打磨优质课堂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下阶段我们将继续使用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促进思维型教学的发展。”唐姿介绍。2017年,九华和平小学整体引入“学思维”活动课程,希望通过思维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学,积极主动思考、提问、总结,做知识课堂的主人。思维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去倾听、思考、发现问题,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潜能。

如何有效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给了唐姿很多启发。“我每次都会关注课堂反馈报告中的提问类型,根据报告中的提问建议,我的课堂会设计一些让学生动脑、运用自己思维能力去解决的高阶提问。”唐姿说。自去年5月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以来,她已连续录制、分析自身课堂100余节。该系统作为唐姿的“小助手”,帮助她抓取课堂中的内容细节进行细致分析。聚焦“课堂提问水平提升”这一方向,唐姿已经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方法论,并积极与同行分享。

上学期,唐姿参加完雨湖区小学语文素养大赛后说:“当我回顾课堂切片时,发现我在向学生提问时喜欢乱走动,这些习惯性的小动作其实都是优质课上的大忌讳。我应该在提问题时停下来,让孩子把关注点落到我身上。课堂智能反馈系统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课堂实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帮助打磨优质课堂。”

科学研判教学数据

助推课程质量提升

“教师使用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之后,开始对教学背后的数据感到好奇。课堂的基础数据和分析让教学、教研都能够有据可循,唤醒老师向上生长的需求。”暑假期间,作为市学科融合创新名师工作室湘机中学工作站站长,曹圆龑从设置课堂焦点反思单开始,引导该校教师基于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对课堂生成的报告进行自我指导。

“起初,老师们对系统中呈现的数据有‘好数据’‘坏数据’的理解。”曹圆龑说,有教师认为,课堂中高阶认知问题所占的比例越大,数据越“好看”。但在教学中,学生思维难以跟上教师问题,导致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湘机中学从今年3月开始采取搭建集中研讨平台和开展课堂反思示范两大举措,让教师共同探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曹圆龑会借助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提供的数据,辅助开展课题研究和教研管理工作。目前,湘机中学有22名教师常态利用该系统进行教学研究,累积了99节有效课堂报告,助力教师高效精准磨课。

读懂每份教学数据背后的蕴意,从自我反思到共同成长,这是曹圆龑期盼的未来。她希望全校教师提升新技术应用能力,相互交流,探索促使学生学习改善、教师个人成长、教研团队发展、学校教育提升的可行路径。

“以师育师”助力

专业化教师培训队伍转型

“让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加清晰认识自己的课堂,同时在指导青年教师时做到有据可循,从经验型转向实证型,利用数据来指导教学实践;让青年教师能够借助科学数据,诊断分析教学薄弱点,从而有方向性地进行反思、优化。”湘潭教育学院(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教师毛方吉分享了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在湘潭市的创新应用。大家着眼于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借助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帮助培养学校校本研修的骨干,发挥市级名师在学校校本研习的作用。“我们希望市级名师或者市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能够用好课堂智能反馈系统,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指导能力,提高教学能力,促进学校的团队发展。”

自2023年5月在全省率先引进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开展实践研究以来,湘潭市以各工作站站长、工作室导师为核心的团队为基础,成立了人工智能课堂观察加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今年5月,该工作坊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主办的多场全国性专题培训中专题开课4次,国培项目及其他全国性会议中专题开课10余次,接待了深圳市教育局“先锋教师”项目40余人来访。

毛方吉表示,人工智能课堂反馈系统不仅能帮助教师自动生成AI课堂报告进行教学反思,还将在教研课题方面持续发力,让相关专家可以通过该报告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问题,同时提出建议助力课题研究提效,让更多教师感受到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深度融合带来的益处。

来源:湘潭日报

(责编:郝孟佳、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