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6:48:30 来源: sp20241102
新年以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的中国一拖大拖公司加紧生产,赶制订单产品,力争实现“开门红”。去年,该公司出口车辆畅销八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明显增长。图为工人在该公司总装生产线上装配拖拉机。 张怡熙摄(人民视觉)
进出口总值41.76万亿元,同比增长0.2%——1月12日,海关总署发布2023年全年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当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外贸综合竞争优势依然突出,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今年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进出口整体增长、好于预期
2023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进口17.99万亿元,下降0.3%。怎么看待这份成绩单?
“货物贸易进出口好于预期、实现了促稳提质目标。”王令浚说。
先看出口。出口增速相比前几年有所放缓。“但要看到出口在高基数上再创新高,不仅实现了量的合理增长,也保持了份额的整体稳定,更在增长动能、区域格局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彰显了强劲韧性和综合竞争力。”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说。
根据WTO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中国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在14%左右的较高水平。“市场份额是市场竞争力的直接体现,2023年我们的份额保持稳定,我们的‘蛋糕’没有变小,我们的整体竞争力依然稳固。”吕大良说。
再看进口。进口值由进口数量和进口价格两方面决定。2023年中国进口值微幅下降,展开来看,进口价格下跌3.1%,进口数量增加2.9%,“也就是说,2023年进口值的下降是受商品价格水平下行影响,我国进口数量还是增加的,也反映了我国生产持续回升、消费需求旺盛。”吕大良说。
2023年,中国进口超过5万亿元的大宗商品、近3万亿元的电子元件和近2万亿元的消费品,为各国企业提供广阔市场空间和合作机遇。
王令浚表示,外贸领域,进出口整体保持增长,持续发挥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中国有望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新三样”出口首超万亿元
按全年的时间轴来看,中国进出口向好态势鲜明。
“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一个季度比一个季度强。” 王令浚介绍,2023年一季度进出口规模为9.69万亿元,二、三、四季度都在10万亿元以上。到第四季度又是一个月比一个月强,同比分别增长0.8%、1.3%、2.8%,12月份达到3.81万亿元,创下月度规模新高。
同时,外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在经营主体、出口产品方面呈现突出特点——
经营主体活力充足,民营企业主力作用增强。2023年,中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主体达到64.5万家,创历史新高。其中,民营企业55.6万家,合计进出口22.36万亿元,增长6.3%,占进出口总值的53.5%,提升3.1个百分点。
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2023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13.92万亿元,增长2.9%,占出口总值的58.6%。机电产品中,“新三样”即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29.9%。
“总的来看,去年中国外贸经历了风雨洗礼,进出口规模稳中有增、发展质量优中有升,成绩来之不易。”王令浚说。
有信心推动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自由贸易试验区数量扩大至22个,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8.4%;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深入推进,年度进出口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随着高水平开放稳步推进,新平台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成为2023年进出口数据中的又一抹亮色。
中国外贸为什么可以“劈波斩浪”、保持增长?
稳外贸政策红利持续释放。2023年,各地拿出不少硬招实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各种政策落地见效,红利持续释放,有力稳住了外贸基本盘,激发了新动能。”王令浚表示。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优势持续显现。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2023年,中国出口了23.51万亿元的制造业产品,小到“充电宝”,大到电动汽车,中国制造“圈粉”不少国外消费者。
外贸经营主体的辛勤努力同样可贵。“应对国际需求变化,广大外贸经营主体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积极拓市场、抓订单,不断开辟新的发展空间。”王令浚说。
展望2024年,外部需求仍然低迷,多家国际机构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整体上不如疫情前。但中国外贸优势仍在。近期,海关总署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3/4的企业预计今年进出口持平或增长。
“中国外贸综合竞争优势依然突出,外贸新动能加快聚集,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王令浚表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推动今年外贸继续向好发展。”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