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9:22:07 来源: sp20241221
今年,“宠物石头”悄然走红。不少年轻人把石头当成宠物,不仅给石头起名字,还给石头贴眼睛、置办小窝、穿衣服、戴眼镜、擦护肤品。大多数年轻人认为,石头不掉毛、不拉屎、不闯祸、不用遛,还能提供情绪价值,很好。
目前,“宠物石头”的售价在10~30元。今年8月,淘宝“宠物石”销量环比上月增长246%。有售卖“宠物石头”的店铺告诉记者,店里的畅销款已卖出1000多份,整个9月的营业额预计在2万元左右。
不掉毛、不吵闹、不用遛
学生、上班族成购买主力
学生小张的石头已经陪伴他两年了。两年前,他偶然在直播间看到“宠物石头”,感觉石头上贴的两个眼睛很可爱,像动画片里的石头,于是花12元钱买下了它。小张说,他从小就喜欢捡石头,“感觉石头里面充满未知的魔力”。他还说石头见证了人类的历史,是很有质感和分量的东西。
此外,饲养成本低也是小张选择养石头的原因。“很多人后期因为付不起饲养成本而弃猫弃狗,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养石头不会对我造成心理负担,平常抹一下保养油就行了。”小张说,这颗石头可以陪伴他去任何地方,他之前带它一起爬山、看电影。张先生给这块石头取名“大吉”,取诸事大吉之意。
除了小张这类学生,许多上班族也爱养石头。东莞的苗女士说,她在2022年上映的电影《小黄人大眼萌》里看到小黄人捡到一块被粘上眼睛的石头,觉得很可爱,决定养石头。她给自己的石头取名“斯玛特”,“因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觉得它很聪明(smart)的样子”。
“相比于其他宠物,石头不吵不闹非常省心,一些不方便为外人道的想法也会在心里默默地和石头说,它就像我的树洞。”苗女士说,养石头也没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放在工位上就行。
受苗女士影响,今年5月,其朋友唐女士也买了一颗叫“大头”的石头,放在自己的工位上。唐女士说,花花草草在办公室里很难养活,猫猫狗狗又不能带到办公室去。“‘大头’作为我的上班搭子,就是我的精神寄托。工作时我忙这忙那,看到‘大头’如此安安静静地待在草窝里,我会没那么容易烦躁。”唐女士说。
唐女士认为,每颗石头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每颗石头在收货时都有一张“身份证”,上面写着石头的ID、MBTI、拾取日和拾取地。唐女士的石头被店家命名为“抹茶蘑菇”,MBTI是INTP。“INTP类人格喜欢安静,所以我不会和‘大头’诉说心事,我怕我对它絮叨它会烦我。”
有店铺9月份营业额
预计可达2万元
今年,韩国某偶像养的石头“石小净”让“宠物石头”逐渐破圈。淘宝热搜显示,今年以来,淘宝上售出的“宠物石头”越来越多。8月,“宠物石头”销量环比上月增长246%,成交人群主要是“95后”“00后”,其中约八成消费者是女性。
东莞的叶女士就在淘宝上卖“宠物石头”,唐女士、苗女士的石头都是在她的店里买的。叶女士说,店里的客户大多是初高中生,此外还有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之前,叶女士的店每个月营业额在6000~8000元,今年暑假月营业额接近1万元。9月初,“宠物石”话题爆火后,她的店铺订单激增,叶女士估计9月份她的营业额将达到2万元左右。
叶女士说,她以前是一名设计师,受电影《小黄人大眼萌》影响,从去年7月开始售卖“宠物石头”。
最初,她和朋友在外面捡石头卖,但捡石头质量不稳定,而且好看的石头不容易找到。她后来就和采石厂合作,让采石厂先根据尺寸对石头进行筛选,她再进行二轮筛选;清洗干净后,再根据石头的形状、粗糙度、颜色等取名字,比如“黄豆口香糖”“奶油泡泡鱼”“金麦毛毛虫”“番薯饭团”等。
上架时,她会给每一颗石头进行“妆造”——常规款搭配小石饲养手册、小石身份证、草帽、草窝、眼睛贴纸等,“宝宝款”则搭配婴儿车、小奶瓶、小地毯等。这两个套餐都卖28.8元。淘宝显示,其店里的常规款已经售卖了1000多份。
除了售卖石头,叶女士的店铺还有许多配饰售卖,例如探险灯、小提琴、魔术师帽、电话机、收音机、巧克力、小花瓶等。在一些特殊的节日,叶女士还会推出特殊的穿搭和配饰。
养“宠物石头”可缓解孤独
但要真正赶走孤独还得“走出去”
记者注意到,年轻人养的宠物不仅有石头,今年,一款名为“禁止蕉绿”的水果也火遍全网。这款水果的真身是带杆的广西小米蕉或苹果蕉。这些香蕉通体绿色,需要水培15天后才能熟透。不少人收到香蕉后,将“不内耗”“平安快乐”“天天开心”等愿望写在上面,寓意“让焦虑变黄,让愿望成熟”。据九派新闻报道,有店铺靠这款全网爆款商品,月入200多万元,最忙的时候日出1万单,日销8万斤。
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告诉记者,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繁重的工作和学习压力、社交媒体的过度使用等,都可能导致年轻人感到孤独,而养宠物或养石头等,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孤独、寻求情感支持。
林先平认为,年轻人将无生命的石头视为宠物,显示出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
不过,林先平也强调,尽管“宠物石头”可以提供一定的情感支持和陪伴,但年轻人更多地还是应该通过运动、社交、学习、旅游等活动来应对孤独。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曾汉
来源:成都商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