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2 09:56:50 来源: sp20241122
中新社 北京9月5日电 (记者 徐文欣)9月5日是中华慈善日。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或互济互助、或施善教化,以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多位学者与公益慈善人士在接受 中新社 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回馈祖(籍)国、反哺住在国社会的过程中,华侨华人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成为全球公益慈善事业的贡献者。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华侨华人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参与更具国际视野与社会责任感。他们敏锐地洞察到,传统捐赠之外,通过支持教育、科技、人文等领域,能够提升祖(籍)国与住在国的国际形象,从而完成自己的精神追求与价值展示。
“华侨华人通过公益慈善活动,支持艺术和文化项目,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陈平说,他们在世界各地传递出友爱、关怀与包容的传统价值观,在提升自身形象的同时,也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
2023年5月,来自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志愿者在伊斯兰堡共同建立了“中巴青年同心圆小家”(以下简称:小家),为异地求医的贫困患病儿童家庭免费提供食宿以及陪同就医等服务。
两个月前,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母亲在这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她罹患口腔癌,生活已经完全不能自理,小家给予她最后的医疗帮助与临终关怀。辞世前,她将最为珍视的两个孩子托付给小家,现在,孩子们已成为小家的成员。”小家的参与者、巴基斯坦华侨华人协会秘书长马斌说道。
居住在“中巴青年同心圆小家”中的孩子与志愿者。(马斌供图)成立以来,小家已为76名孤儿和大病患者提供帮助,近20名孤儿长住于此。马斌介绍,这些贫困患儿渴望关爱,来自中国的志愿者每周到这里值班,不少都是华侨华人。
目前,这样的小家正在全球范围内陆续开设,华侨华人成为小家建设、运营的重要力量。马斌认为,华侨华人了解中外文化,能更近地接触海外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需求与痛点,在开展慈善活动时更具优势。
马斌说:“希望中国的社会组织能继续加大‘出海’力度,设立可持续性的慈善活动与资金项目,为海外困难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服务。”(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