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螺蛳粉 见证团结情

发布时间:2024-12-23 00:32:03 来源: sp20241223

  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何明华

  一碗螺蛳粉,“嗦”出团结味。

  8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柳州市鱼峰区洛维工业园内的螺霸王螺蛳粉文化展览馆,一块长约17米的大数据显示屏引人注目。

  通过大屏,可直观地看到企业生产数据实时传送,每个车间、生产线上的每个环节都清晰地显示在大屏上,从柳州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销售大数据也能一目了然。

  “柳州螺蛳粉生动体现了各民族饮食文化的交融互鉴,也是各民族经济互相依存的见证。”展览馆的苗族讲解员雷洁介绍,在柳州螺蛳粉的“基因”里,既有侗族、苗族的“酸食”文化,又有壮族等民族的“稻作”文化及柳州先民“柳江人”的“食螺”文化等。

  一包净重330克的螺蛳粉,内容却很丰富:酸笋、酸豆角、花生米、木耳等配料多达8种,这些配料都来自哪里?

  “我们螺蛳粉的原材料主要取自柳州本地及周边优质产区。”雷洁介绍,从菌菇到竹笋,从螺蛳到豆角,从城市到乡村,螺蛳粉的发展带动原材料的种养殖,串起了各族群众的发展致富线。

  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创造出螺蛳粉的传奇,而螺蛳粉产业链也反哺带动各族群众共同致富,见证着各族同胞团结追梦的故事。

  “我们企业工人接近400人,其中少数民族员工占比在70%左右。”雷洁告诉记者,该公司有壮、汉、瑶、苗、侗、仫佬等多个民族的员工,各民族兄弟姐妹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公司离家近,待遇多劳多得,每月有4000—5000元的工资,还能实现嗦粉自由。”今年34岁的壮族员工韦丽娜来自柳江本地,3年前进入公司成为一名生产工人。“螺蛳粉产业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就业机会。”韦丽娜对记者说。

  小米粉“嗦”出大产业。

  目前,柳州有螺蛳粉原材料规模较大的加工企业、合作社等200余家。柳州市螺蛳粉产业相关企业有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的主力军。柳州螺蛳粉企业正沿着“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的路线不断实现创新跃进。

  小米粉“圈粉”千万家。

  以“鲜、辣、酸、爽、烫”为特色的柳州螺蛳粉,近年风靡全国、走向世界,深受各地食客的喜爱。据统计,今年1—6月,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355.21亿元,同比增长7.7%。

  一袋袋螺蛳粉从柳州生产销往全国各地,一个个游客从五湖四海来到这里感受壮美广西。在一次次“双向奔赴”中,促进各民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借着螺蛳粉产业发展的东风,当地众多各族群众成为产业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螺蛳粉成了一碗‘致富’粉,一碗‘团结’粉。”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姚汉霖说,公司以企业+农户+合作社的模式,辐射带动了500多户农户,基地及深加工等板块吸纳了2000余人就业,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

  “柳州螺蛳粉创造的就业岗位超过30万个。”柳州市商务局螺蛳粉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世昌表示,柳州在民族地区建立规模达68万亩原材料种养殖基地,带动了大米、竹笋、豆角、木耳等原材料种养殖的发展。“让各族群众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