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2:39:16 来源: sp20250102
中新网 兴安盟11月16日电 题:内蒙古兴安盟:科技赋能,老农场展新颜
作者 张玮 王萍
“今年种植的‘科沃7901’‘科沃028’‘利合918’等玉米型号,亩产量竟然都超过了1600斤!真是太棒了!”
“今年种植的高粱亩产能达到1160斤!明年我们再调整水肥比例,肯定还能提高产量。”
……
初冬来临,户外温度骤降,许多农业生产工作已经结束,而兴安农垦吐列毛杜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工作人员仍然热情高涨地讨论和整理着今年园区内的测产数据。
资料图:图为吐列毛杜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景。 巴图 摄吐列毛杜农场建于1960年,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北部,坐落于大兴安岭南麓,这里是以机械化大面积种植小麦、油葵、油菜、大豆为主的国有农场,全场每年粮油总产2500万公斤以上,是兴安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科技赋能之下,靠传统农业成长起来的老农场有了新变化。
作为吐列毛杜农场现代农业发展重要引擎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承担着农场早熟作物区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任务,以及国家、内蒙古科研院所的相关试验任务,并完成了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
截至目前,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已完成超过1300余个作物品种的引进、试验和示范,筛选推广适宜本地区种植的玉米、高粱、小麦、大麦、大豆等各类作物品种80余个,蔬菜、观赏类作物品种80余个。这些品种推广辐射面积累计达200余万亩,让更多的人尝到了科技的甜头,用科技的力量推动农业结构向区域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资料图:图为科研人员培育新品种。 巴图 摄“今年,农场种植了近4300亩‘龙杂20’高粱地,亩产超过1000斤,这是园区技术人员试验了4年的成果。”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负责人张宝君激动地拉着记者介绍,‘龙杂20’高粱具有茎秆短、适合大型机械化种植收割、抗倒伏、适合农场自然环境、耐密植高、不易掉粒等优点。
“我家有200亩地,赶上倒茬轮作,就想着该种点啥,园区科技员推荐我种玉米‘利合518’这个品种,今年亩产超过了1000斤,净赚12万元呢!”农场三队职工裴志斌乐呵呵地说。
今年,大斑病现象在农场的玉米种植中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园区的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为作物“把脉问诊”,指导农户合理管护、积极应对自然现象。
“我家种了100多亩的玉米,但在生长中期,出现大斑病现象。幸运的是,技术人员及时指导,为我们讲解锄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玉米种植管护中的技术要领,帮助我们挽救了损失。”如今提起科技带来的力量,农场第二生产队职工邰金桩心存感激。
资料图:图为极具观赏价值的香炉瓜。 巴图 摄几年来,吐列毛杜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断进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项目试验、小麦化肥利用率试验、新型肥料试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黑龙江农业科学院新品种生态区鉴定试验等,引进220个小麦、大豆、玉米等试验品种,进行进一步筛选,为农场下一步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如今的吐列毛杜农场,集农业科研、职工技能培训、新技术推广、观光、采摘、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
“今年种植的香炉瓜、寿桃瓜、多翅瓜、钻石瓜等品种特别吸睛,它们就像网红一样,吸引了许多游客排队拍照。明年我们将再引进几个新品种,让园区的观赏性更加丰富。”张宝君信心满满。(完)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