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08:46:16 来源: sp20241109
通过科普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不仅能进一步助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科研后备人才队伍,也能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前不久,浙江省德清县的邓女士将长出白色蘑菇(白参)的苹果分享到网上,得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多样性与分子进化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关注。苹果上长蘑菇很稀奇,也具有科研价值,该蘑菇因此被网友戏称为“果菌王”。科研人员之后持续在网络平台与网友互动,分享相关研究进展。
苹果上的白参稀奇,是因为蘑菇的传统基质是木头,长在新鲜水果上并不常见。邓女士的网上分享,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难得的研究材料,还激发起公众对白参和育种工作的兴趣。网友不仅热心追踪对“果菌王”的研究进展,好奇“蘑菇有没有苹果味”,甚至有网友将长着蘑菇的芒果、大蒜等寄给昆明植物研究所,期待科学新发现。研究人员通过回应网友脑洞大开的提问,潜移默化做科普,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日常生活距离科学研究其实并不遥远。公众如此关注“果菌王”,在于这个物品让实验室科研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让大家意识到,只要留心观察,身边处处有科学。当前,随着科技应用延伸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科学、运用科学变得日益重要。通过科普唤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不仅能进一步助力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培养科研后备人才队伍,也能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让人民群众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活力充分迸发。
好的科普往往不是传播者单方面的输出,而是与受众的双向奔赴。“白参菌丝完全侵染整个苹果”“苹果白参没啥特别的味道”“寄来的样品将排队等待研究”……昆明植物研究所科研人员与网民的互动,提升了网民的科研参与感,公众从“被科普”向“追科普”甚至“传播科普”转变,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了解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眼下,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互联网天然具有互动、参与属性。让公众与科学走得更近,科普工作者可以通过进一步运用好信息化手段,多想受众之所想,增进互动性和参与性,提升科普效果,帮助科普触达更广泛的人群。
如今,越来越多的科普活动注重互动性。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活动上,一系列互动体验性强、好看好玩的科普展品,引导青少年在“边玩边学”中探索奇妙的科学世界;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开放日上,实验室、种植基地等对外敞开大门,让大众在动手操作、在田间地头“劳作”中感受科学、触摸科学。从“火山爷爷”刘嘉麒院士到众多“硬科技”知识博主,借助网络平台,他们在与公众互动中介绍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维,把科学种进了更多人的心田。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大众的科学热情相互促进。增进公众对科研、科普的参与感,营造全社会一起关注、讨论科学的氛围,能够进一步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有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从而厚植科技创新的沃土,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2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