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驳斥集采影响创新:高价格不一定带来真创新

发布时间:2024-11-25 08:20:22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网 北京4月11日电(记者 张尼)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集采导致企业不挣钱、影响了医药企业创新和研发积极性”的观点,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司长丁一磊直言,高价格并不一定带来真创新,集采促进了公平竞争、重塑了行业生态。

   4月11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张尼 摄

  丁一磊强调,第一,在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之中,高价格并不一定带来真创新。在药价高企时期,药品价格当中有30%-40%是用于销售推广的费用。高价格获得的收入并没有用于创新,也没有用于质量的提升,甚至并没有形成企业的利润,而是成为流通环节的水分。例如,多部门联合查处的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案件中,相关企业和个人合谋将生产成本几十元的药品加价至两千多元,虚增加价涉嫌用于商业贿赂,该药经约谈然后从两千多元降低到一百多元。

  第二,集采促进了公平竞争,让过专利期的老药价格回归合理。创新药一般能享受十多年的专利保护期,在这期间可以排除竞争独占市场的收益。这也是对企业艰辛研发和巨大投资给予的鼓励和补偿。创新药过专利期以后理应更多考虑社会效益,直面公平的市场竞争。

  仿制药由于节约了大量研发试错成本和临床医生认可的过程,隐性成本明显低于创新药。但在国内药品市场,过去由于缺乏公开透明的竞争,大量老药专利期满以后仍然维持高价,长期在医疗机构药品销售排行榜中“霸榜”,药品集采让原研药与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同台竞争,使药品市场回归效率和质量的比拼。国家医保局已经开展了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有一千六百多个产品中选,其中仿制药占96%,原研药开始出现量价双降的“专利悬崖”,国内用药格局逐渐回归国际上的经验和药品本身的价值,最终让群众受益。

  第三,集采重塑了行业生态,为创新研发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集中采购之前,医药企业普遍认可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创新、质量和效率,而是谋求高定价,走高回扣、高销量的模式。在各类药品交易会上,企业对于好药的介绍往往是价格空间大、适应症广、开发潜力高等,在这样的环境下,导致行业缺乏创新积极性,又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还容易恶化行业生态。

  集中采购中选产品,从机制上跳过了行业当中所谓的客情维护、市场开发等等,一定程度上不再需要销售代理,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广大企业也认识到,以往注重营销的老办法不灵了,需要真正凭创新、质量和效率来立足市场。

  丁一磊介绍,集采实施几年以来,医药产业研发创新动力强劲,医药工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23%,国内在研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二位。2023年,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创新药40个品种。这些都说明集采后医药行业不仅没有放慢创新脚步,反而更加明确了发展战略和定位,加速向创新转型。此外,在患者对疾病支付能力和医保基金大盘子有限的前提下,集采挤出老药的价格水分能够发挥腾笼换鸟的效应,为更多新药好药纳入医保腾出空间。(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