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7 10:36:50 来源: sp20241127
本报北京6月26日讯 记者刘欣 记者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航海保障体系,实现了沿海港口航道“一图覆盖”,沿海水上安全通信“一网贯通”。
据介绍,航海保障事业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长足进展。沿海航标从2013年的1.22万座增长至2023年的2.06万座,增长了68.8%,并且实现了航标遥测遥控全部北斗化。海图服务从以纸质海图为主,发展为电子海图全覆盖并提供在线发布、实时更新服务,2023年发行中国沿海电子海图达492万幅。
我国还建设了由23座北斗差分台、75座北斗连续运行基准站组成的沿海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厘米级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建设水上安全通信网,作为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的组成部分,提供海上遇险安全通信服务;积极推进4G/5G建设和卫星通信应用,持续提升卫星宽带数据通信能力。
同时,航海保障是一项国际性很强的工作。我国作为国际航标协会、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理事国,国际搜救卫星组织的成员国,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按照国际标准,为航行于我国管辖水域的各国船舶提供导航服务;推动北斗卫星加入了国际搜救卫星组织搜救系统,这是继美国、俄罗斯以及欧盟之后的第4个中轨道卫星搜救系统,增强了全球遇险搜救的服务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11日是第20个中国航海日,活动主题是“智慧航海 畅行未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航海保障事业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加快转型升级,交通运输部将大力开展航海保障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打造“数字化发展底座”;强化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推出智能化航海保障服务,加大力度推动航海保障事业适应航运事业的发展,在建立全球最大的航海保障网络的情况下积极服务,为国际航运作出贡献,引领全球航运业发展,不断提升航海保障的综合服务能力。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