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伍28年,一名老兵不变的赤诚之心

发布时间:2024-12-27 16:46:12 来源: sp20241227

  北部战区海军某技术队一级军士长刘辉波——

  “用心用情用爱当兵的人”

  ■宿学嵩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王垣镔

  主题词:纯 粹

  新华字典这样解释“纯粹”:“不掺杂别的成分。”说到军人的“纯粹”,让人很容易想到4个字:主责主业。

  军人的主责主业是备战打仗。具体到每一个人身上,就是对本职岗位的倾情付出,对专业技能的精益求精,对未知领域的钻研求索,对制胜打赢的无限追求……

  “纯粹”才能心定,心定方可知重。一个“纯粹”的兵,不用扬鞭自奋蹄,一心只为强军计。

  翻山越岭,不知走过多少道弯,汽车终于停在北部战区海军某技术队洞库前的空地上。一下车,笔者迫不及待地寻找这次采访的对象——一级军士长刘辉波。

  环顾一周,只见几名战士蹲在大门前刷油漆,始终不见刘辉波。“请问,刘辉波在哪里?”笔者大声询问。

  “我在这儿!”一个背影突然起身,边走边用手抹了抹脸上的漆渍。

  看着刘辉波逐渐走近,笔者不禁有些惊讶:入伍28年的一级军士长,竟然还干这种杂事?

  “来,进来坐!”简单寒暄过后,刘辉波招呼我们走进洞库,就像招呼来家里拜访的客人一样。

  采访刘辉波前,笔者听这个技术队的干部和战士说,他待人随和亲切,“没有一点儿一级军士长的架子”。新兵郑喆锴补充道:“每次看到我们,刘班长都会热情打招呼。”

  可是,生活中平易近人的“刘班长”,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像变了一个人。

  “刘辉波把兵当得很纯粹。工作中,他认真、冷静,眼里不揉沙子,心里只想着把手头的事情做好。”队干部李书鹏说,去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当时,刘辉波被上级抽调保障某任务。在准备阶段,某型装备突发故障,生产厂家派来的技术人员检查后断定:“需要返厂维修。”在场的领导听后皱起了眉头:任务迫在眉睫,此时装备返厂维修,根本来不及!

  “让我看看。”一个声音从大家身后传来,只见刘辉波一脸郑重地走出人群,二话不说,开始检查装备。

  几分钟后,刘辉波给出结论:“是个小问题。”随即,他动手排除故障,装备很快恢复正常。

  事后,有战友提醒他,说话要注意技巧和分寸,顾及一下厂家技术人员的感受。刘辉波直摇头:“一码是一码,别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想那么多干啥?”

  听说刘辉波当场推翻厂家技术人员的判断,准确找到故障点并成功排除,该队二级军士长王庆巍一点儿都不感到意外。他是刘辉波亲手带出来的徒弟,两个人一起并肩战斗了24年。

  “装备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他都了然于心。”王庆巍说,“在技术队,谁遇到专业上的问题,问刘班长就对了,他就是我们的‘最强大脑’,不但告诉你正确答案,有时还能具体到哪本专业书上的第几页。”

  几年前,该队遴选人员到山上的点位值守。彼时,站岗执勤还未引入科技手段,只能靠人力。队领导询问个人意愿,全场鸦雀无声。

  出现这种情形,似乎并不意外。经历过的人都知道,山上的生活有多难熬:没有手机信号,蛇虫鼠蚁更是时时相伴。早晨起床后,倒空作战靴,使劲抖抖,经常有东西跑出来。

  “我上去!”刘辉波主动站了出来。听到熟悉的声音,队领导松了一口气。当时谁都没想到,他一去就是5年。

  “反正点位就我一个人,正好安心看看专业书,把洞库保管员守则整理出来。”一件别人眼里的苦差事,刘辉波甘之如饴。

  以往,别的战友上山前,都会准备一些娱乐消遣的东西,刘辉波却忙着到处借洞库管理方面的书籍。不仅如此,他还专门找到队领导,申请了一台工作电脑。

  5年时间,刘辉波不仅把借来的专业书读了几遍,还将其中的“干货”条分缕析,汇编成手册,光是打字录入电脑,他就用了一整个冬天。

  采访时,笔者见到了这本《保管员手册》,已经被战友们翻得卷了边,一级上士姜开峰正在用它撰写授课教案。

  这一次,从不愿标榜自己的刘辉波,难得高调一回:“遇到问题,翻看这本手册就行。”

  别看刘辉波说起专业头头是道,他也遇到过难处。一次,他问年轻战士“愿不愿意长期在部队干”,战士们全部回答“愿意”;问“想不想好好学专业”,大家更是频频点头。可当他抽考《保管员手册》里的内容,有的人却一问三不知。

  “他们真的没有以前的兵那么用心和进取了。”刘辉波感慨道,自己当新兵时,只用了1个月,就把班长要求记住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你比我强?我比你还要强!那时的新兵都互相较劲,努力证明自己。”

  现在有的年轻战士,闲暇时经常是“一人一机一世界”,自己不懂专业却一点儿不着急。对此,刘辉波语气中充满了焦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不管啊。没别的办法,只能慢慢教。”

  于是,每次和年轻战士一同前往洞库,刘辉波故意向他们提问专业问题。即使答不出来也没关系,刘辉波会耐心地告知答案,帮助他们记忆。如果有的战友表现出很强的学习意愿,他都会倾囊相授。慢慢地,喜欢聚拢在他身边的年轻战友越来越多了。

  “农民种地、工人做工,追求精益求精,把自己炼成‘好把式’。军人学专业、练技能更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最近一段时间,刘辉波忙着给队里战友传授某型装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再过两年,刘辉波服役将满30年,他心里很着急,生怕自己退休了,人才队伍出现“断层”。

  “他是用心用情用爱当兵的人!”从洞库出来,队干部陪同笔者下山,一路上都在感叹,“刘辉波真把部队当成家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充满感情。”

  他说,刘辉波每天都要到洞库待一会儿,琢磨怎么把洞库管理得更好,盘算明天该干什么。像清扫、擦拭这些杂活,他都会亲力亲为。所以,刘辉波和几名新兵一起刷油漆,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在这里服役28年了。余下的时间,我能做的就是带好头,与战友们一起,把这个家建设得更好。”刘辉波说。

  采访手记

  军人就是要“纯粹”

  ■王垣镔

  采访刘辉波,笔者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他的内心好像只装着单位、工作和战友,唯独没有自己。就连评功评奖时,他也是低调谦让、淡泊名利、从不计较,总是把机会让给战友。什么是军人的“纯粹”?从刘辉波身上,能找到一个寻常而又不寻常的答案。

  这种“纯粹”是“大我”超越“小我”。在对刘辉波心生感佩的同时,笔者不禁想起平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有的官兵平时“出工不出力”,一到评功评奖、晋衔调级就极尽表现,博人关注;有的精致利己,对领导关注、立竿见影的工作抢着干,遇到需要持续用劲、久久为功的事情就绕着走……这些同志,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单位建设“大棋盘”,只打个人发展“小算盘”。

  这种“纯粹”是使命重于一切。“军人就干军人该干的事,干好军人该干的事。”这是刘辉波坚守28年的人生信条,也是他一以贯之的行为准则。正是因为根植灵魂深处的这份笃定,他清楚地知道一名新兵的职责、一名骨干的担当,进而心无旁骛、不打折扣地去践行,才会在苦累中品出甘甜、在操劳中收获幸福。

  当前,各部队正在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作为新时代青年官兵,应该树立怎样的奋斗观、名利观、事业观?相信大家能从刘辉波身上得到启示,那就是努力做一个“纯粹”的军人,坚定理想信念、锐意开拓进取、不断精武强能、建功火热军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和兢兢业业的表现,树立起新时代奋斗者的好样子。(解放军报) 【编辑:张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