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9 03:05:39 来源: sp20241119
内蒙古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大国良师”
内蒙古自治区始终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着力锻造一支能力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第一标准
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从晨光熹微到夜色四合,在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的焊接实训基地,常能看到一个身着蓝色工衣的身影,来回在各工位查看,时而停下来观察学生操作细节,时而走进工位现场演示操作,及时纠正问题……工作30多年,他开发焊接实训项目30余项,独创“五步教学法”与“五度操作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焊接“王家军”,多人获得自治区劳动模范和北疆工匠等荣誉,他就是“最美教师”王文山。
以德立身,以风立教。近年来,内蒙古积极推进最美教师选树宣传活动,举办“最美教师颁奖晚会”,开展“弘扬教育家精神,躬耕北疆教坛”“教育家精神·大家谈”“最美教师和教学名师巡回宣讲”等活动,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与此同时,内蒙古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全方位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建立师德违规事件预警防控、规范核查、通报警示一体化工作机制,压实师德师风建设主体责任,将师德建设成效纳入各地各校年度考核。常态化开展师德学习教育,将师德师风教育纳入师范生培养和教师校长培训必修课,强化全员师德养成,2023—2024学年寒暑假期间,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开展师德集中培训,共培训教师约24万人次,基本实现全覆盖。畅通各类监督举报渠道,组建四级师德监督员队伍,健全涉师德师风事件(线索)核查与报告制度,建立师德违规问题查处及整改清单,加大对典型案例的通报警示力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健全。
聚焦第一动力
深化教师队伍管理改革
改革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内蒙古坚持问题导向,分学段推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内生动力。
在基础教育方面,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长效机制,推动教师自然减员与招聘补充无缝衔接。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全区33个旗县(市区)启动试点。严把教师“入口关”,将教师资格考试纳入国考,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能入能出”机制进一步健全。
在高等教育方面,实施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改革,按“编制数+控制数”核定岗位总量,有力解决高校编制和高级岗位不足问题。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健全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向扎根教学一线、作出突出贡献教师倾斜,激励教师安心从教、静心科研。启动实施高校新入职教师助教制度,明确高校新入职教师须承担助教工作,通过教学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承担教学任务。
在职业教育方面,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改革,制定“双师型”教师标准和认定办法,规范开展认定,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到57.78%。
此外,内蒙古持续深化教师评价改革,分类开展教师评价,完善评价标准条件,要求教师申报职称评审必须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完成规定的年度教学工作量,弱化论文、科研课题要求,教学设计、教材建设、科研报告、业务竞赛等均可作为业绩成果提交申报参评职称,突出岗位实绩,教师“躺不住”“坐不住”“闲不住”日渐成为常态,“比学赶帮超”的风气愈来愈浓厚。
聚焦第一资源
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课堂要“活”起来,教师队伍水平的提升是关键。内蒙古聚焦提升源头供给质量,积极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师范生公费教育,深入推进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多年来,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代表的师范类院校坚持启智润心,始终把培养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作为师范教育的主要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大国良师”。
培训是教师成长的关键,内蒙古建立自治区、盟市、旗县、校本四级教师培训体系,2018年以来,全区通过“国培计划”“区培计划”培训教师累计超过30万人次。2024年起分年分批遴选培养自治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200名,首批培养60名。注重青年教师能力提升,选派200名教师参加中西部高校青年教师融合式教学进修项目,选派30名教师参加“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项目。
截至2023年底,全区各级学校教职工达41.3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31.26万人,比上一年增长1.9%。“量变”的同时,“质变”更加显而易见:全区城市、乡村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较上年分别增长1.16%和2.72%,普通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达到19.09%,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21.57%。7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2人入选国家教学名师,2个团队入选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8名教师校长入选国家中小学“双名”计划,6名教师校长入选国家职业学校“三名”计划……一系列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内蒙古教师素质能力取得新突破的最好见证。
聚焦第一要务
加速补齐教师队伍短板
“隋老师帮助清水河的老师们轻快地走了出去,轻松地开了眼界,轻易地共享了教学资源,轻便地获得了先进理念,帮助学校整体提升了教学教研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日前,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委、县政府给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信中的隋老师是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特级教师、教科研室主任,也是该校4位赴清水河支教教师中的一员。
为了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内蒙古以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为引领,持续深入实施优秀中青年教师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扩大了帮扶范围,壮大了支教帮扶队伍。2022年以来统筹各地选派3200名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支教。各地区采取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推动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城乡教师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同时,内蒙古创新招聘形式,扩大中小学校教师招聘自主权,允许采用公开招聘、考察、直接面试等多种招聘方式,拓宽教师补充渠道。对急需紧缺学科、基层教师实施降低笔试开考比例或不设开考比例直接面试等倾斜政策。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逐步提升中高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将苏木乡镇中小学一线教师高级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岗位比例提高到15%,不占现有专业技术高级岗位结构比例。镇区和乡村学校高级教师占比达到20.82%,基本与城区高级教师占比持平。
此外,内蒙古不断加强教师待遇保障,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纳入教育督导年度工作重点,开展督查、清欠行动,2023年度义务教育教师年人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公务员年均工资。深入落实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在乡村教师培训、职称、待遇、表彰宣传等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3年,3.5万名乡村教师获颁从教20年荣誉证书,46个旗县实施乡村教师补助政策,惠及教师2.3万人。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出台社会事务进校园准入标准,建立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和审批报备制度,全面规范督检考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进一步激发教师工作活力,全力保障教师静心育人。(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