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发布时间:2024-11-05 13:13:18 来源: sp20241105

  “今年我收获了26万斤稻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吉林省白城市镇赉县嘎什根乡凤娟农业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谭新宇蹲在地头笑着说:“平均亩产超过1300斤,又是一个好年景,增收更有保障了。”

  令人惊讶的是,这片稻香蟹肥的沃土良田,在过去却是颗粒无收的盐碱地。近年来,镇赉县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累计治理盐碱地56.78万亩。今年,镇赉县的水稻产量约为20.5亿斤,是吉林省水稻产量第一大县。特色产业持续增效,为农民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引水入渠,唤醒沉睡的盐碱地

  “一年两次风,从春刮到夏,从夏刮到冬,碱面子满天飞,种啥啥不长。”镇赉县大屯镇英台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任志国说:“从没想过盐碱地也能产水稻。”

  一片大约百万公顷的盐碱带,横跨吉林省西部。镇赉县就在这片盐碱带上,其全部耕地中,盐碱耕地面积为153.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54%。过去,一马平川的辽阔土地上,沿湖泡和村屯,一片片裸露着白碱,植被稀疏甚至寸草不生。

  从白碱成片到年年丰收,镇赉县盐碱地治理的关键在于水。吉林省西部,湖泊星罗棋布,地表水丰富。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性引水和排水工程,水资源的调配和利用十分有限,难以满足盐碱地治理的需求。

  多年来,随着引嫩入白等供水工程的实施,依托水资源改土种地成为现实。当地通过引水入渠,种植水稻,用水冲刷减轻盐渍化,使土壤积累出耕层。2013年起,在吉林省西部地区实施的“河湖连通”工程,更是将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水系资源打通。吉林省西部逐渐形成江河泡沼互济的水网,盐碱地治理有了“水到渠成”的好条件。

  位于引嫩入白供水工程渠首的镇赉县,已有超半数的耕地改为水田。任志国的合作社种植了450公顷水稻,产量足足有900多万斤。“现在我们这里除了村庄和道路,都是稻田。”任志国说:“今年大丰收,村里正向外运送大米呢,半个月才能运完。”

  如今,镇赉县针对盐碱地治理的节本、增效两个环节持续发力,一方面推行“节水治碱”,对不同程度盐碱地治理的用水需求精确定量,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利用秸秆发酵生物肥等材料的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经治理后的盐碱地,亩产在1000斤左右,较改良前亩增产350—400斤,亩增加效益500元以上。

  科技赋能,接力筛选推广良种

  “土地面积就这么多,向土地要粮是有限的,向科技要粮是无限的。”任志国感慨地说:“我们的丰足,离不开一代代省农科院专家的付出,离不开马博士的付出。”

  “马博士”是谁?“马博士”全名马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员。2014年,马巍被派到镇赉县嘎什根乡,在这里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筛选和盐碱地改良利用相关研究工作。9年时间里,马巍一直在用科技力量推动镇赉县的盐碱地改造,每年2/3以上的时间都扑在嘎什根乡的稻田里。

  来到位于嘎什根乡创业村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苏打盐碱土改良与利用科学实验站时,马巍正往一个个纸袋里放种子。“这些都是我自己种的。”马巍带记者来到实验站旁的田地。“一共90行,每一行我都种了不同的种子,就是为了筛选出最适合这片土地的水稻品种。”马巍说。

  不只是种子,为了让当地种植户掌握盐碱地种稻经验,马巍还主编了《吉林省水稻生产实用技术手册》。他主持制定的吉林省地方标准《水田合理耕层评价技术规程》已成为苏打盐碱地改良利用的重要标准。

  马巍是来到这片土地上的第三代科学家。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的嘎什根乡,自然条件恶劣,粮食产量低而不稳。1988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的水稻专家来到嘎什根乡。专家们提出了“以稻治碱”“以稻治涝”“以稻致富”的科学规划,并在盐碱地上试种成功。

  那时,李学谌、赵国臣、隋鹏举等专家常年蹲点在嘎什根乡,在县、乡政府的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手把手教农民种稻技术,使农民增收致富,筛选和推广两个耐盐碱、高产、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带动了镇赉县水稻产业的发展。

  1988年至今,35年间,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老中青三代科技人员坚持在镇赉县嘎什根乡进行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攻关研究、试验和推广,采取科技与政府紧密结合、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专家与农民紧密结合的模式,在生产中进行科技攻关,在实践中进行技术推广,让水稻在这片盐碱地上扎根,并使产量达到每公顷10吨。

  提质增效,综合效益全面释放

  “第一代科学家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第二代科学家解决的是从低产到高产的问题。”马巍说,到了他这一代,主要研究的课题是“优质优价”,在保证水稻产量、提高水稻质量的同时,帮助农民节本增效,让农民在“以稻致富”这条路上走得踏实。

  镇赉县建平乡丽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毛印华就是新技术推广的受益者。“刚开始种水稻时摸不着门道,前3年亏了快200万元。”毛印华苦笑:“当时家里人都劝我别种了,认栽吧,不如回家养老。”

  转机出现在2019年。“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是6月19日,我看到马巍老师在试验田里补秧,手法娴熟。跟他一聊,豁然开朗。这是明白人呐!”那天,毛印华把马巍请到自家地头,唠了一下午,打开了思路。在马巍的启发下,毛印华调整种子选择方式和化肥的使用方法,采用“稻蟹共养”模式,施用有机肥料,利用水稻机插同步测深施肥等新技术降低成本,农场终于扭亏为盈。

  “今年农场收入预估能有300多万元。”毛印华说,看到未来的发展前景,大学毕业有稳定工作的儿子、儿媳也辞职加入了农场,儿媳张利甚至成了马巍的“徒弟”,主动跟着马巍学习育苗等专业技术。“我们的稻米还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质量提上来,稻米不愁卖。”

  如今,让稻米优质更优价的“稻蟹共养”模式正在镇赉县逐步推开。“螃蟹可以消灭害虫、提供有机肥,本身也是高价值的水产品。”马巍介绍,采用“稻蟹共养”模式后,每公顷增收在5000元以上。

  “看着粮垛一天天‘长高’,收益一年年变好,我内心的喜悦无以言表。”毛印华说:“对农民来说,这些盐碱地早些年是沉重的负担,现在则是宝贵的财富。”

  与毛印华一同走在建平乡的土地上,四处望去,丰收过后的田野空旷却不寂寞,一片片黄色的稻草秆铺满大地。

  随着越来越多盐碱地被改造为具有“人工湿地”属性的稻田,当地的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加之生态化的“稻蟹共养”模式,整个镇赉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提升,曾经寂静的盐碱滩如今充满生机。

  “看!那就是灰鹤。”毛印华指着远处飞起的鸟群:“现在稻田里有许多泥鳅、鱼、青蛙等,吸引灰鹤、苍鹭等大量迁徙鸟类在这歇脚,甚至还出现了狐狸。”

  而此时的马巍,已经把目光放在了镇赉县21.39万亩的重度盐碱地上。“我们正在培育更耐盐碱的水稻品种,着手把最为贫瘠的重度盐碱地改造为沃土良田。”马巍言语间满是憧憬。

  从“不毛之地”到“鱼米之乡”,镇赉县持续推动盐碱地治理工作,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水稻种植面积已达155万亩,产量达100万吨,水稻单产由1983年的亩产300公斤增加到当前的近650公斤。全县稻米年加工量在40万吨左右,产值达20亿元。

  “我们将继续练好‘内功’,做好水稻品种选育,强化农业保障,化解农民急难愁盼问题,打响‘沃野千里,镇赉大米’的品牌。”镇赉县委书记刘振兴说。

  《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16日 14 版)

(责编:卫嘉、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