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山东东营:现代石油城市迎来世界自然遗产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4-11-23 07:06:08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社 北京9月27日电 题:山东东营:现代石油城市迎来世界自然遗产新名片

   中新社 记者 刘亮

  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地区,是黄河入海口城市,也是中国重要的现代石油城市,著名的胜利油田就在这里被发现。现在,这座石油之城迎来了新名片——山东省首个世界自然遗产。

  今年7月,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东营黄河口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提名地之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记者近日来到该栖息地采访。滔滔黄河水奔涌流入大海,芦苇地在河风吹动下连绵起伏,鸟儿在空中自在翱翔……辽阔与壮观的自然景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9月21日,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的鸟类在飞翔。 中新社 记者 周孙榆 摄

  据统计,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总面积879.88平方公里,占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二期)总面积的63.52%。这里拥有中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候鸟重要的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资料显示,近年来,为促进黄河生态系统健康,提高生物多样性,当地以“线、带、面”修复为抓手,突出系统修复,探索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

  以“线”为脉,东营市优化过去的陆、海单体区域思维,以水文连通为核心,恢复黄河与湿地、海洋的交流。以“带”为基,在恢复水系循环连通的基础上,及时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等原生植物,推进恢复海岸带湿地原生态。开展湿地物种修复,改善“面”上微生态,涵盖野生动植物保护、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底栖生物恢复同步保护的湿地物种微生态系统修复模式。

9月21日,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滩涂上,被誉为“红地毯”的碱蓬地。 中新社 记者 周孙榆 摄

  作为中国重要石油工业基地,胜利油田点多面广,生产管线穿越城区以及河流。为开展生态恢复,胜利油田为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舍油让道”。

  胜利油田垦东12平台位于黄河入海口南侧。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介绍,那里原先属于滩海油藏,拥有多口采油井。如今,油田生产设施已全部关停退出,以更好地保护黄河三角洲湿地资源。

  监测数据为湿地系统修复工程的成功实施写下有力注脚。

  今年1月,遥感影像数据显示,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总面积由原来的560.62平方公里增加到879.88平方公里。2019年以来,丹顶鹤、白鹤等关键物种越冬数量,东方白鹳、黑嘴鸥繁殖数量稳定增加,黑嘴鸥繁殖种群稳定在1万只左右。2024年鸟类监测结果还首次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脸琵鹭在保护区繁殖。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遗技术团队负责人张正旺说,申遗成功体现了当地对湿地生态的重视和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助于提升黄河口的国际知名度,推动当地自然生态保护工作与国际标准对标,这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9月21日,记者来到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该馆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鸟类专题博物馆之一。 中新社 记者  周孙榆 摄

  申遗成功为公众了解候鸟和生态保护打开一扇窗。如何擦亮世界自然遗产金字招牌,东营市对未来有更多规划与期待。

  “世界自然遗产是东营市荣获的一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名片。”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成员,市土地矿产发展服务中心(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于汇洋介绍,未来将抓住时机,加强规划引领,推动生态品牌和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同时,加快制定湿地保护规划,做到湿地保护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近年来,东营市利用鸟类博物馆、黄河入海口、天然柳林等特色资源优势,开展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每年接待众多来科学考察、社会实践、生态研学的各界人士。

  山东省林业部门透露,下一步将建立国际合作交流机制,相互交流学习候鸟保护与监测、湿地保护与修复、科普宣传等先进理念和技术,更好地保护“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的250多种、5000多万只水鸟。(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