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0:51:45 来源: sp20241125
“从钟鼓楼到永定门,走在全长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上,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完美呈现在眼前,真是很棒的体验。”英国汉学家蒲华杰表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经验”。
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四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纵贯北京老城南北,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此后经不断演进发展,形成今天全长7.8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城市轴线。
蒲华杰对记者表示,早在中国启动申报工作前,他就对北京中轴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北京中轴线上的建筑和景观,不仅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完美体现,也蕴含着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思考。”蒲华杰说。
北京中轴线的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
“我一直认为,中华文明令人着迷的一点就是其延续性。北京中轴线体现出这种延续性。”在蒲华杰看来,北京中轴线上的万宁桥就为元大都、明清与当代北京城中轴线的叠压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实证,“这座桥记录了从元大都到明清时期的城市变迁,时至今日仍承担着交通功能。”
蒲华杰认为,北京的当代设计规划也呼应了这种延续性。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坐落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中轴线南延长线上,“北京中轴线不断传承并持续引导城市发展,体现了北京独有的秩序”。
在蒲华杰看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对其他国家具有借鉴意义。“文物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为其古老,也因为其所代表的文化记忆,发挥着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蒲华杰表示,在中国文保专家的手中,古建筑重新焕发光彩。
1983年,蒲华杰曾前往山西大同参观云冈石窟,“6年前我又去了一次,发现那里已经进行了保护性修复,洞窟被保护得更好了”。中国对北京故宫、西安城墙、明长城等古建筑的修复工作都让蒲华杰赞叹不已,“如今的游客可以看到这些古建筑原来的样子,更加准确地获得历史信息,亲身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在这一点上,中国做得非常好。”
蒲华杰认为,未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政策和机制层面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他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受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相信中国的文保实践会“在更高水平上尊重和保护历史文化传统”。
(本报伦敦8月8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09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