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古代经典赋予现代诗歌韵律

发布时间:2024-11-30 19:36:22 来源: sp20241130

原标题:为古代经典赋予现代诗歌韵律

近年来,短视频、有声阅读等新形式在普及传统文化经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典籍、诗词歌赋、非遗曲艺等正在走进寻常百姓家。但思想文化典籍往往因其内容的深奥、表达的陌生、语境的隔膜,不易为当代读者所接受。这方面,扎希的《执一不二——〈吕氏春秋〉的诗笔记》(研究出版社2023年7月出版)进行了有益探索。这部作品通过诗译的形式,将《吕氏春秋》原典内容一一道来,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用雅驯的现代白话跨越2000多年,实现与吕氏思想的隔空对话。这是一部独特的文学著作,为我们了解这部先秦典籍打开了方便之门。

谈及《执一不二》的特点,首先是选材独到。这部作品以先秦重要思想文化典籍《吕氏春秋》为对象,将目光投向这部价值非凡但一般读者接触较少的经典。当代研究者张双棣、张万彬、殷国光、陈涛在他们的《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中说:“历代没有深入研究此书者。”令他们遗憾的是,“这样一部有价值的书,却长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吕氏春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组织、按计划编写的文集之一。它上应天时,中察人情,下观地利,以道家思想为基调,用儒家伦理确定价值尺度,吸收墨家的公正观念、名家的思辨逻辑、法家的治国技巧,加上兵家的权谋变化和农家的地利追求,形成一套完整的国家治理学说。作为先秦重要典籍,《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一份珍贵遗产。

其次是治学严谨,费力颇多。作者为写作这部作品,参看的《吕氏春秋》刻本达14种,并参阅当代学者译注版本多种,不仅一字不落地翻译了原典全文,还为今人陌生的人物、典故等增加大量注释。其中耗费多少心血,不言而喻。此外,理解这部重要的先秦典籍,不能仅仅从文字内容方面进行把握,更需要“知人论世”,站在大历史观的宏观视野下摸准全书基调。作者紧扣《吕氏春秋》成书年代,认为这是中华民族即将结束春秋战国混乱局面,进入大一统时代的关键时刻。《吕氏春秋》致力于把秦国推行的政策理论化,作为统一后秦朝的治国纲领。这也是作者结合“执一”“不二”两节而命名本书的原因。以此把握全书,不仅能还原吕氏思想的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更能纲举目张,对其中的物以致用、天人合一等思想精髓有更好把握。

《执一不二》最突出的特点是贯通文史,可读性强。《吕氏春秋》的注本译本有不少,但用分行白话诗的形式将其思想精髓呈现给读者,不得不说是一种创新。作者认为,哲学与诗是相通的,对于思想文化典籍而言,“诗”反而是比“论”更容易为读者接受的一种方式。因为诗句不仅同样庄重,而且富于感情。对诗译来说,韵文可以在严谨的同时,更好引发读者共鸣。“更深刻的理解往往闪现于不可言说的顿悟,顿悟则一向足以担当古往今来灵犀相通的捷径。”作者的这番理解,是他从事这项工作的初衷,也是他进行文体创新、接通古代辞赋韵文传统的原因。

作者在反复研究吕氏思想基础上,字字推敲译文,形成60余万字的作品,不失为一种再创造。这对于中华思想文化典籍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而言,是一种路径上的有益尝试。

(作者:张鹏禹,系人民日报海外版文学观察版编辑)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