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会时刻丨“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发布时间:2024-12-05 09:43:36 来源: sp20241205

  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三个小故事。

  ——2007年,南京考古人员在汉府街车站发现一段古城墙,经考证是东晋建康宫城遗址。市里随即调整原地块用途并进行原址保护,建成了六朝博物馆。

  ——六朝博物馆有一面落地窗,是观赏城市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连接古今未来的公共文化空间。去年经网友推荐,这扇窗登上热搜。今年春节,这扇窗还贴上别具一格的“龙年窗花”,吸引更多游客市民打卡拍照。

△今年春节前,游客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的“龙年窗花”前拍照打卡。

  ——2020年,六朝博物馆启动“小青莲”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有240多名孩子参与到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的行列中。孩子们通过志愿服务参与守护国宝文物、宣传文化故事,也在心中埋下保护文化遗产的种子,成为未来文化保护传承的坚实力量。

  这三个故事,跨越十余年,讲述了六朝博物馆的建设故事——始于一场“意外”的发现,得益于精心的保护与传承。

△3月5日,宋燕代表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为主题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有感而发:“南京的博物馆还是很有看头的,六朝古都,还有后面的明代、清代,东西还是很多的。博物馆很重要,我从小就爱看博物馆,小时候北京的博物馆我差不多都看过了。”

  多年来,六朝博物馆的文博工作者将流落在外的明城墙砖一块块征集起来,收回了40多万块。这是全国6000多家博物馆守护文物的一个生动缩影。

△南京六朝博物馆展出的考古隔梁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馆,承载的是历史记忆,传承的是绵长文脉。

  六朝博物馆,是目前国内展示六朝文物最全面的遗址博物馆,也是反映六朝文化最系统的专题博物馆。

  踏入博物馆,从东晋的俑群、南朝的青瓷莲花尊中,观众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当志愿者们声情并茂地讲述1000多年前的历史时,观众也被带入到遥远的时空隧道中,与嵇康饮酒,与王羲之对话。

△小朋友在六朝博物馆参观。

  博物馆向社会大众提供了具象历史情景,形成一种强劲的文化普及力量。

  “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

△春节期间,在南京城墙博物馆,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博物馆也是一项大事业。

  过去一年,让从事文博事业30多年的宋燕记忆深刻。2023年,南京接待游客2亿多人次,全市博物馆就接待了3448万人次。

  把文博工作与文旅整合统一起来,可以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文与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年前,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布置下一道题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都是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的城市。文化很发达的地方,经济照样走在前面。可以研究一下这里面的人文经济学。”

  人文经济强调以人为本,在经济活动中既要见“数”见“物”更要见“人”。刚刚过去的春节,人们逛博物馆、买非遗产品、赏新片、去旅行。

△众多市民游客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游玩。

  在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花灯缀满小桥,红色的货摊随着古街巷绵延,游客在江南年俗中领略传统文化魅力。仅春节假期前三天,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累计客流量超过4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从博物馆“研学热”到文化街区成“顶流”,“文化味”与“烟火气”有机融合,充实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繁荣文旅市场、推动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苏州平江路考察时讲到的这句话,既是对过去江苏文明积淀、文化发展的赞誉肯定,也是各地做好文博和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应有的不懈追求。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