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6 07:44:58 来源: sp20241126
“炒菜机器人上岗后,我这个干了十几年的厨师感到‘本领恐慌’。”近日,记者在联勤保障部队某中心采访时,该中心二级上士、食堂管理员刘海磊介绍,随着一批智能化餐饮制作设备投入使用,官兵日常伙食保障压力减轻了,也逼着炊事员把更多精力放在满足多样化用餐需求上,助力战友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是全军开展“智慧食堂”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随着炒菜机器人、煮面机器人、包子机等智能烹饪设备走进营区食堂,该中心伙食保障出现不少新变化。
走进该中心“智慧食堂”操作间,记者看到,一台炒菜机器人正在不停翻炒,肉片、辣椒、蒜薹的香气扑鼻而来。“机器人切菜速度快且厚度一致,食材受热均匀,加工时间比人工炒菜明显缩短,而且一次性出锅量大。”刘海磊告诉记者,过去人工炒菜保障能力有限,最多只能保障200多人同时就餐;如今有了炒菜机器人,可保障600多人同时就餐。
“机器人和人工炒菜相比,哪个更好吃?”面对记者的提问,刘海磊说,机器人炒菜虽快,但遇到一些特殊菜品,需要个性化保障时,机器人比不上人工。另一方面,机器人炒菜需要用电,遭遇停电等突发状况时,仍需要人工保障伙食供应。在刘海磊和战友们看来,科技和传统手段各有优劣,可互为补充。对炊事员来说,享受炒菜机器人便利的同时,依然要练好基本功,不能丢下传统厨艺。
“‘智慧食堂’在静态和大规模人员集中保障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该中心领导告诉记者,除平时搞好静态、定点伙食保障外,他们还着眼练兵备战实际,紧盯野外炊事保障需求展开针对性训练,着力推动伙食保障手段向战备型、打仗型转变。(孙兴维 韩玉堂)
(责编:陈羽、王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