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4-11-17 01:37:47 来源: sp20241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指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各类经营主体共享发展成果提供更好制度性保障,不断培育新的增长动能、释放更大发展空间。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两类重要的驱动力量。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才能更加牢靠,内容才能更加丰富。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中不断优化技术工艺和生产组织方式,要素重新排列组合将带来效率的持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稳健发展中不断壮大,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的过程将更加顺畅。

  把握好两类产业的辩证关系和阶段特征,分类施策引导发展,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立足中国实际、推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新质生产力的基础所在。传统产业量大面广,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与日常生产紧密相连,直接决定整个产业体系的稳定性,可以说,没有传统产业,产业升级就是“空中楼阁”。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不是一个另起炉灶的过程,而是在原有良好基础上的优化升级。从技术角度看,就是把技术改造贯穿到生产的重要环节,以技术进步改善投入产出状况。从生产运行管理看,就是形成更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提升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着眼的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宏观的目标,但涉及的关键部分却是一个又一个微观而具体的内容,一项工艺如何通过参数优化实现向生产全过程赋能,企业如何平衡好技改投资稳定增长与现金流可持续的关系……这些都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过程中需要由经营主体和政府共同来解答的重要问题。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决定产业发展能级的关键力量,其发展程度直接代表产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做大增量、优化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从机遇条件看,前沿技术加快突破,要素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程度进一步加深,叠加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及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体系,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强的生产能力支撑。从挑战风险看,在做大增量的过程中加快调整优化结构,更加适应市场需求,有效防范产能过剩的风险;统筹“做大”和“做优”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还要破解很多难题。

  总的来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要能够有效地把“等不得”与“急不得”统筹起来。“等不得”就是看准方向和路径,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加大支持力度。“急不得”就是要防止重复建设,坚决避免“一哄而上”,要引导地方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制定相关规划,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

  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题中之义就是要把两类产业发展联系起来、贯通起来,而不是割裂开来、彼此孤立。从产业发展规律看,传统产业通过加快转型升级,一些重要的环节也将直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无缝衔接,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政策的一个关键着力点就是保持公平性和普惠性,这一点对于统筹好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至关重要。核心关键是一视同仁,避免厚此薄彼。具体来看,就是要形成一个有利于各类要素在两类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切换的长效机制,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中给予两类产业同等的引导政策与要素保障支持政策。通过持续塑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更多的具有领头雁效应的经营主体,夯实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适时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为各地结合实际开展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优化政策支持方式,提高支持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在推动两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务实推进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对接,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 魏琪嘉)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