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漠戈壁 守护璀璨华光

发布时间:2024-12-21 08:19:08 来源: sp20241221

原标题:扎根大漠戈壁 守护璀璨华光

敦煌,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莫高窟,中国石窟艺术的瑰宝。

鸣沙山东麓、党河北岸,莫高窟散发着穿越千年的璀璨华光。这里,现存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400多身彩塑……被誉为“世界艺术画廊”“墙壁上的博物馆”。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团队(以下简称“敦煌文保团队”)“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赓续接力、开拓创新,默默书写着关于守护的故事。

用科技同文物“对话”

早上8点,大巴车从敦煌市区出发,沿着阳关大道一路前行。车上坐着的是前往敦煌研究院的工作人员。沿途车窗外,是河西走廊西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敦煌文保团队有200余人——他们是文物保护工程的“责任工程师”,其中既有在文化遗产地与实验室之间来回奔走的科研人员,也有常年扎根一线的文物修复师。

在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一块实时更新的大屏幕映入眼帘。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是“莫高窟-洞窟本体及微环境监测”数据,展现了各个洞窟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等动态数据。

敦煌研究院石窟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正模告诉记者:“游客参观莫高窟洞窟会引起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监测中心的重要工作,就是把这些数值的波动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2007年开始,敦煌文保团队就在莫高窟开展自动化监测。如今,团队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以分钟为单位获取洞窟内的环境状况;运用航拍、卫星影像、重定位摄影、三维扫描等技术,及时掌握文物劣化风险。

此外,对气候环境的实时监测,也是监测中心重要的一项日常工作,遇到阴雨天气,工作人员就要格外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对洞窟微环境的影响,同时适时调节,以达到预防性保护的目的。

“文物保护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文物修复很像外科医生做手术,要尽量减少二次伤害,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我们在一次次分析与修复中,同文物‘对话’,了解文物的现状与‘诉求’。”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表示。

在文物前期调查方面,敦煌研究院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文物无损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可利用热红外成像、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数码显微镜等进行精准的诊断分析。苏伯民说:“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无损伤的现场检测,不再需要取样带回实验室分析,减少了对文物的损伤。”

2023年,在莫高窟第55窟修复的过程中,敦煌研究院运用高光谱成像系统,成功将原来模糊不清、无法辨认的内容进行深度识别与还原。那些被时光抹去的历史印迹,在科技的加持下,再次被读懂。

凭实力与时间“赛跑”

记者来到莫高窟第55窟壁画、彩塑保护修复现场,几位身着深蓝色工作服的文物修复师,正拿着工具进行壁画修复。工作台中间的一张桌子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种修复材料,以及“手术”用的辅助设备。

文物修复师付有旭是土生土长的敦煌人,能够保护童年记忆里的文化遗产,对他来说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骄傲。如今,他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已有30多年。

“随着保护理念逐步完善,保护修复工艺、修复材料逐渐科学合理化。比如,壁画酥碱病害的根源是水盐运移,所以现在的修复材料和修复过程,都必须经过脱盐处理。”付有旭介绍说,在空鼓壁画修复时,修复师要严格控制灌浆量、灌浆范围和灌浆时间。

对于修复材料,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所长于宗仁介绍说:“我们并不盲目追求新材料、新工艺,我们更多地强调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更看重材料与文物的兼容性或者匹配度。”

作为文物保护工程的“责任工程师”,与时间“赛跑”是无法推卸的责任。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说:“可能我们走得慢一点,但我们一直在走。”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在学术带头人的带动下,敦煌文保团队展现出了自身的特质。“我们团队始终有四个方面的坚持。第一,坚持人才培养,鼓励工作和学业共同进步;第二,坚持科学研究,倡导开展科研性修复;第三,坚持对外交流合作,始终坚持国内国外合作协同推进;第四,坚持莫高精神的熏陶。”于宗仁说,“这些年,随着我们人员力量的增强与技术能力的提升,视野也逐渐开阔,我们和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如今,在很多棘手的保护问题上,我们可以凭借自身实力与这些国家开展平等的交流对话。”

科学精神与工匠精神缺一不可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旁边,坐落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首个多场耦合环境模拟实验室。实验仓内摆放着形状各异的夯土墙体试验样品,这些样品经过所设定环境的“考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化。该实验室于202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承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岩土质文物劣化机理与保护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该实验室研究人员张博介绍:“我们的夏季仓能够模拟全天候的光照和降水,冬季仓能够模拟最低-30℃的气温及降雪,风雨仓能够模拟每小时10至200毫米的降雨强度。”

敦煌文保团队有40多位在职研究馆员,涉及专业接近20种,如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必须进行团队合作,长此以往造就了我们团队超强的凝聚力。”于宗仁说。

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实践,如今,敦煌文保团队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技术体系,承担了近20个省(区)的300多处(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的工匠精神,是文物保护工作者基本的职业素养。实事求是、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精神品格。要想做好文物保护这件事,工匠精神与科学精神缺一不可。”苏伯民最后表示。

(记者 王美莹)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