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秦岭深处基层法官的“工作日”:“共享法庭”助司法“云”越崇山

发布时间:2024-11-23 08:48:10 来源: sp20241123

   中新网 陕西石泉2月3日电 题:秦岭深处基层法官的“工作日”:“共享法庭”助司法“云”越崇山

  作者 张一辰 李一璠

  “咱们能调解就调解,快过年了,你们各自家里家外的事都要顾着。双方依次发言,继续讨论下解决方案……”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人民法院员额法官牟道彬正在柳城法庭调解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

法官牟道彬正在法庭调解一起农民工讨薪案件。 李一璠 摄

  临近春节,秦巴山间的石泉县城一改往日宁静,随着外出上学、务工人员纷纷返乡过年逐渐热闹起来,牟道彬表示,年前也是基层法庭最为忙碌的“调解季”。

  上午进行农民工讨薪案件诉前调解会,午后上山勘验电缆事故现场,下午驱车上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并送达传票……记者跟随牟道彬的脚步,体验牟道彬作为基层法庭庭长的“工作日”。

图为牟道彬与同事正在勘验电缆事故现场。 李一璠 摄

  “我从小对法律感兴趣,通过自学于1995年考入当地法院工作,在工作中学经验,工作之外钻研理论。了解百姓的心理,用老百姓能听懂的话术讲解法律,善于倾听、换位思考是我认为基层工作必需的素质。”牟道彬坦言,基层工作虽不易,但他始终揣着一颗热爱、负责的初心,实际帮助当地民众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令其成就感十足。

  “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镇”是牟道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年近花甲的他仍经常带领干警下乡,开设巡回法庭,在纠纷发生地现场调解、就地审判、化解纠纷。

  为送达一份法律文书,在群山中反复奔波,跋山涉水寻觅当事人是寻常事。在调解现场,牟道彬认真倾听着文化水平不高、表述能力不强的老人用浓重口音反复诉说自己的案子,并耐心细致地为老人释法说理。面对不同性格、状态的当事人,牟道彬巧妙地“斗智斗勇”,努力促进双方调解成功。

牟道彬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 李一璠 摄

  走访县城内,当地民众提起“老牟”,评价其“接地气”“平易近人”“说话暖人心”“没有一点官架子”等。“有困难找老牟”也成为石泉县广为人知的口头禅,牟道彬对此难掩笑意地说:“感到自己被需要,干劲十足。”据了解,牟道彬年结案数近200件,结案率100%,办结的案件数量多年名列石泉县人民法院第一。

  “辖区内山高沟深、民众居住分散导致寻求法律帮助困难。随着科技进步,近两年我们工作方式也有了诸多改变,共享法庭就是其中之一。”牟道彬在后柳镇共享法庭内,为即将开始的线上诉前调解会调试设备。坐落于山洼处的共享法庭,简约而庄重,视联网终端设备功能齐全,可实现同步录音录像及自动转化文字记录,可进行远程签字等事项。

坐落于石泉一山洼处的共享法庭,视联网终端设备功能齐全。 李一璠 摄

  “共享法庭是架构在数字空间、虚拟在民众身边的人民法庭,以诉源治理为切入点,因地制宜地依托现有硬件设施,以‘一根网线、一块屏’为标准配置入驻并遍布镇街、村社及行业组织,有效解决秦巴山区人民法庭总体数量偏少、服务半径偏大的问题。”石泉县人民法院副院长赵维锋介绍。

  目前石泉县已建成4个共享法庭,具备调解指导、纠纷化解、在线诉讼、普法宣传、基层治理等5+X功能,同时实现了与该县184个综治中心实现互联互通,指导调解、化解纠纷、线上诉讼87次。

  “以前我们基层法律工作者,想靠着一双脚行遍秦巴山间的村落,让山区百姓能知法、用法。如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共享法庭打破固有限制,将司法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秦巴山区各村社,为当事人提供了‘家门口’的便捷诉讼服务,也为难以返回的当事人提供高效的远程司法服务。这对于山区百姓提升法律意识、获取法律帮助意义深远。”牟道彬说。(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