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丨铺展最美“夕阳红”的温暖画卷——总书记挂念的百姓身边改革事之养老服务篇

发布时间:2024-12-31 04:48:33 来源: sp20241231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8亿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需要我们下大气力来应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下,从探索建立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到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再到理顺养老服务监管机制,一项项养老服务领域改革“实招”“硬招”不断落地见效。借改革之力、创新之举,最美“夕阳红”的温暖画卷正渐次铺展。

  建制度: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兜牢民生底线

  【改革部署】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意见明确,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职能,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而以清单形式列明基本养老服务内容,正是我国探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体系的一大创新之举。

  【基层探索】

  “杨爷爷,我来看您啦。”

  “快请进,快请进。你那么忙,咋又来了?”

  “这几天天太冷了,我过来看看您这儿缺啥。您最近身体怎么样,有啥不顺心的吗?”最近气温骤降,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民政局的助老员杨孝荣来到解甲庄街道冶头西村杨布昭家中看望。

  杨布昭今年89岁,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因为用不惯手机等电子设备,很多时候子女也联系不上他,老人的安全一直是很多人的牵挂。

  莱山区民政局安排工作人员每月对老人进行巡访和不定期上门探视。“区里安排的助老员总过来陪我聊聊天,帮我干点家务,有啥紧急情况我也能马上联系他们,就像亲人一样。”这一暖心服务让杨布昭赞不绝口。

  杨布昭的情况在莱山区不是个例。很多老年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很容易演变成难以处理的大问题。莱山区积极落实烟台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为独居、空巢、留守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探访关爱服务。

  在烟台出台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上,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可以获得探访关爱、健康管理、各类补贴等20余项基本养老服务。其中,民政部门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与健康状况评估有效衔接能更有针对性地服务老人;对选择在家供养的特困老年人,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分散供养,提供基本生活条件、疾病治疗、办理丧葬事宜等,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我们对标国家和省里出台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面梳理了各项政策文件中的规定,结合烟台实际情况,制定了这份清单。”烟台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明浩告诉记者,养老服务清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好的生活质量和福利待遇,使得他们能够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

  杨布昭老人从助老员手里拿到了这份清单:“政府能给咱老年人提供啥服务,看这张表就能一目了然。”

  “我们对清单上的各项目都进行了细致部署,针对老年人的急难愁盼问题,在继续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服务提供,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莱山区民政局局长邵国庆说。

  【记者观察】

  国家建立国家级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各自清单。这一制度创新,为各级政府履职尽责提供了明确依据,让广大老年人能清晰地知晓自己能够获得哪些基本养老服务,打通了“物质帮助、照护服务、关爱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民政部门还将探索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兜准兜牢我国养老民生底线。

  变思路:由重视扶持机构变为促进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

  【改革部署】

  2019年11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明确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而此前我国相关文件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将养老机构置于“支撑”地位。字词之变彰显我国推进养老服务工作思路之变。

  【基层探索】

  临近中午,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东胜社区网格员在群中发布了“今日菜谱”:烧排骨、烧茄子、雪里红炖豆腐……88岁的居民唐孝周来到社区开办的惠民食堂,购买了一菜一饭,和邻居边聊边吃。

  唐孝周的吃饭问题曾是家里的一大“愁事”。为让老人吃上热乎饭,68岁的儿子天天赶来给母亲做饭,这让唐孝周既心疼又无奈。

  2023年7月,东胜社区惠民食堂投入营业。唐孝周很快就成了这里的常客。“食堂的饭菜种类丰富、价格公道,老人吃还能打折。这段时间,我都吃胖了。”老人家笑着说。

  “以前,社区缺乏服务老人的力量,老人得到专业养老机构才能获得优质服务。现在我们把这些服务资源向老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让老人不出家门也能幸福‘享’老。”东胜社区党委书记李春阳说。

  今年3月,社区党委组织召开居民代表大会,通过居民投票,决定由专业养老产业公司作为社区食堂服务机构,并由其盘活社区内闲置公共用房资源,打造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站。

  记者走进服务站看到,保健室里,专业医生正为老人耐心问诊;娱乐室里,一些老人正在书桌前挥毫泼墨,还有一些老人在工作人员组织下练习合唱。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还可以根据老人需求,提供助浴、理发、家政等上门服务。

  东胜社区的实践是辽宁探索建立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辽宁在推动养老机构优化发展的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县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3年来,已累计投入补助资金1.12亿元,支持各地建设了150个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综合体)。

  【记者观察】

  近年来,在推进养老服务工作中,民政部门由重视扶持养老机构向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中央财政“十三五”时期专门安排50亿元资金支持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在老年餐桌、家庭养老床位以及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深化试点改革成果,将优秀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这一工作思路的转变,不仅符合我国家庭文化传统,也充分考虑到现阶段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层次、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是对“中国式”养老的响亮回答。

  破壁垒:养老机构监管由多部门“各自为战”变为“协同作战”

  【改革部署】

  2016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意见强调,各地要建立健全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养老机构运营和服务的监管。2018年,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提出建立养老机构综合监管制度。跨部门、跨领域的综合监管新模式开启。

  【基层探索】

  “这个消防通道处可以设置一个简易门闩,减少老人下楼磕碰的风险,也不妨碍应急逃生。”

  在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邯山区的曜阳养老服务中心,一场由邯山区民政局联合消防、城管、市场监管、医疗保障、应急管理等部门共同开展的安全检查正在进行,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一边查看,一边商量。

  检查组通过查阅台账、走访询问等方式,共检查了建筑、消防、特种设备等39项内容。对落实要求不到位的问题,检查组现场综合各部门意见,提出整改指导措施,要求限期整改。

  对这样的监督检查方式,曜阳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姬超非常欢迎。

  “以前多个部门分头查,有时一个部门刚查完,另一个部门又来,迎检次数多,耗费了我们大量精力。有时不同部门检查标准也不一样,我们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姬超告诉记者,现在,各项检查实现“打包”,发现什么不足一次性告知,养老机构能更专注于照顾老人。

  96岁的全改芝老人已在这家服务中心住了半年。“不论是吃的用的,还是我们活动区域的安全情况,检查组都查到了。这样‘无死角’的监管,让我们很安心。”

  变“多头检查”为“综合监管”,看似是监管形式之变,其实质却是进一步打破部门壁垒,理顺监管机制的改革之举。

  邯山区委书记刘海川告诉记者,从2022年开始,邯山区陆续出台《关于进一步明确养老机构安全监管职责的通知》等文件,依托由区民政局主导的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建立起协同联动的养老服务综合监管机制。

  “下一步,邯山区将一手抓扶持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推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的法治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牢牢守住质量和安全底线。”刘海川说。

  【记者观察】

  老年人是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做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有助于更好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确保老年人放心、安心养老。

  此前不同部门之间监管行动不互联、监管结果不互认、监管标准不互通等问题,给养老机构造成较大负担。综合监管机制由“各自为战”变为“协同作战”,不仅确保了事有人管、责有人负,还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是养老服务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

  领衔记者:牛纪伟

  文字记者:于也童、高蕾、张武岳、赵鸿宇、刘艺淳

  出品:霍小光

  监制:张晓松

  策划:王曙晖、王薇、高蕾

  编辑:王薇、胡了然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