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3 18:54:44 来源: sp20241203
作者:王永贵、史梦婷(分别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工商大学校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并提出“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最终一环,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动力来源,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扩大消费市场规模、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创新消费场景,是扎实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
1 加快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不断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打通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断点、难点,畅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四个重要环节,加快完善城乡消费基础设施,有助于充分挖掘城乡市场需求和消费潜力,对于推动农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实现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城乡区域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我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要素市场建设不尽完善、要素流动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物流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供应链向农村地区延伸尚有较大空间等方面。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优势并形成显性互补,破除地方保护壁垒,充分释放城乡居民巨大消费潜力;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农业领域和农村地区,加快完善农村交通、电力和通信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资本投资、优化农村宜居环境和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加强农村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畅通城乡区域之间经济循环,形成城乡区域之间高质量供给体系,满足城市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健康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城市消费潜力;打通城乡之间要素流通壁垒,促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强化城乡区域间产业合作,发挥城市在市场、技术、资金和人才资源方面的优势,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切实推动城乡发展资源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加快推动农业农村产业数字化和智慧化升级改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积极培育农村新兴产业,打造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民增收致富进一步夯实农村居民消费潜力。
2 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指出,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消费需求关键所在。
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迫切需要在稳定就业和提高收入预期方面做好文章,以释放更多消费潜力。为此,应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以科技创新助推产业现代化转型升级,培育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劳动者合法权益,让更多劳动者共建共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进一步优化分配制度,推动形成橄榄型分配结构,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着力提升实际消费能力;适度发展合理的消费信贷,增强居民跨期消费能力,以金融产品创新助力恢复和扩大消费,进而拉动经济增长,尤其是利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以数字金融科技赋能消费信贷服务,进而发挥好消费信贷促进消费的积极作用。
3 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优化消费环境的重要作用。无疑,良好的消费环境是促进消费的重要前提,是形成强大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根本保证,是服务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升消费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进一步激发消费动力与消费热情,实现以促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环境整体呈现逐步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相比依有差距,为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必须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尤其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倡导绿色健康可持续消费理念,继续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配套设施环境,提振新能源汽车消费;深刻把握发展与安全的辩证关系,在规范引导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法规;持续优化消费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优化电子商务领域售后服务,畅通消费者投诉反馈和解决渠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而营造舒适安全放心的消费氛围,让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不断拓展消费空间。
4 创新消费场景,提升居民消费体验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高品质、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此,需要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实现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不断丰富和优化高质量消费供给,助力实现产业结构和居民消费的双升级,在高质量发展中满足人民对更高品质美好生活的期待。
我国数字技术已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活力,未来需要围绕数字科技自立自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并充分发挥数字科技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供给质量的赋能作用,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持续优化消费体验,实现消费提质升级。通过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云计算平台、电子支付工具等数字基础配套设施,将实体产品和数字世界更加紧密连接起来,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数智化和便捷化的在线消费服务,为消费者打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卓越数字消费体验;以消费体验为重要着力点和关注点,沿着整条顾客消费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实现线上平台购物与线下门店体验及退换货服务的无缝连接,打造全消费链每个环节的卓越消费体验;以技术进步推进高质量产品和高品质服务供给体系建设,利用数字技术畅通供需双方的对接路径,推动C2M(从消费者到生产者)定制和个性化设计的升级和创新,助力实现消费体验的升级。
5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区域消费中心
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上海、北京、广州、天津和重庆五个城市作为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试点,两年多来取得了良好进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扩大引导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带动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这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必须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吸引力:一是聚集优质消费资源。引导企业增加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发展品牌经济,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聚集;加快培育和发展服务消费业。二是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消费商圈。包括推进智慧商圈建设、加快商业街提档升级、改造提升传统的步行街等。三是推动消费创新。推动实体商业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商旅文体联动示范项目;促进传统百货店、大型体育场馆、闲置工业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新型发展载体转变。四是打造有影响力的消费品牌。培育发展一批国际产品和服务消费新平台,促进时尚、创意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发展。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15日 06版)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