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2:45:40 来源: sp20250111
经济学是旨在经世济民的实践科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实践性本质,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炼总结我国发展的现实成果,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科学理论,擘画推动了关乎基础和全局的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实践性品格
理论来源于实践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实践,又着眼于实践,并随着实践不断发展。无论是其哲学思想特质、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还是科学社会主义目标指向,都以改变世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根本旨归。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21世纪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坚持和继承了这种实践性品格。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诞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问题集中暴发的历史时期。当时的无产阶级,不仅生活状况没有随着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快速发展得到明显改善,反而遭受更严重的剥削压迫。针对现实情况,马克思、恩格斯投身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和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探索研究。马克思认为,“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的性质必然随着这些生产力的改变和发展而改变”,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些都体现了理论的实践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我们需要在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更加协调适应。
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并根据实践发展需要,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以此引领实践,以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以点带面、重点突破,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的基本原理,注重以制度创新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为持续提高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探索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以此引领实践,不断完善产权制度、深化国企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产业体系、市场体系、收入分配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等多个维度发力,为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保障,为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来源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实践是理论之源。习近平经济思想是植根于实践的科学理论。这一重要思想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实践,深入研究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新特点新规律,提炼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规律性成果,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不懈奋斗,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时,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化率超过60%,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大台阶。新时代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集中力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使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对这些重大历史成就的经验总结与理论阐释。通过深入总结经验,我们认识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带领人民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正确处理不同形势下的风险挑战,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由此得以更加明确,必须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不断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我们党创造性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并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又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强调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为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持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红利,迅速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坚持开放,才能紧跟世界发展潮流,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
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法宝,这是基于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重大经验的深刻总结。这一重要思想强调要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坚持实践导向解决实践问题
习近平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面对国内国际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和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坚持实践导向,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层次矛盾,深刻回答了事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提供持续动能。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要注重城乡区域、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要努力转变要素驱动、资源驱动的粗放式发展的模式,补足生态环境方面的短板,提供高质量绿色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要继续积极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吸引全球优质创新要素,不断提升发展的内外联动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形成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发展理念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不断做大做好“蛋糕”,切好分好“蛋糕”,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针对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等现实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明确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工业体系、强大生产能力等优势,充分挖掘内需潜力,建设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的国内大市场。同时要求正确认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强大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和稳固的基本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使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更好地相互联通。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马克思指出:“如果生产场所扩大了,就是在外延上扩大;如果生产资料效率提高了,就是在内涵上扩大。”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质量发展体现为经济从外延型转向内涵型、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增长,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注重解决结构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的供给结构满足人民的需求变化,不断优化要素配置、调整生产结构,化解过剩产能,扩大有效供给,提升供给质量,推动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路径选择、鲜明主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给出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鲜明的实践性。
增强理论研究的实践指向
习近平经济思想植根实践、总结实践,进而指导实践,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我们要面向实践开展理论研究,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实践、把握实践,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精神实质指导实践。
在理论研究的立场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实践性体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面向如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开展理论研究,鼓励勤劳致富,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积极研究如何做到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同时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找到推动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的理论方法,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切实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实践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理论不仅要面向实践,更要来自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要求,需要我们利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世界形势复杂多变、科学技术迭代加速、产业升级日新月异,这些都要求我们始终坚持求真务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破解问题的方式路径,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进而提出现实要求。我们要充分探究实践特征、掌握实践特点,不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识和把握,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规律,重视调研、深入调研、善于调研,聚焦现实问题、掌握实际情况,既吃透中央精神,又吃透实际问题,致广大而尽精微,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科学性、实效性。
习近平经济思想鲜明的实践性要求我们充分运用其思想方法,把握其突出的实践要求。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系统观念,系统谋划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将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推进目标,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主要突破口,奔着问题去、跟着问题走。
还要深刻认识到,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开放的理论体系。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的具体体现。这一科学理论体系,还将伴随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变化与世界发展大势不断丰富和发展。
总之,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鲜明实践性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逻辑,根源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体现为对中国经济发展之问的有效回答,必将在进一步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持续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与创新力。我们要牢牢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实践要求,准确理解、全面贯彻,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破解新问题、指导新实践。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韩喜平) 【编辑:刘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