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5:40:53 来源: sp20241226
李春雷的报告文学《青春的方向》(花山文艺出版社)深入、深情地描写了2000年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主动到万里之外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中学任教,继而影响一批又一批学弟学妹奔赴西部、扎根边疆的故事。24年来,来自保定学院的这些老师像一棵棵红柳,扎根西部、扎根边疆,书写着各自人生的精彩。陪伴他们一道成长的,是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民族团结的加深。
《青春的方向》站在国家和民族层面,挖掘个人故事,生动刻画了李桂枝、侯朝茹、庞胜利、王建超、王伟江、辛忠起等一批当代青年典型形象。书中的人物,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他们的舞台在校园,他们的故事也都是师生之间的点点滴滴。这类题材看似好写,实则不容易出彩,因为校园生活面较窄、故事也显琐碎。但这没有难倒李春雷,他拿出了当年创作《寻找红衣姐》的功夫,在核桃上刻舟,在方寸间绣花,于小事中见伟大,于平凡中见奇崛。
作者选择直接进入一个个人物的家庭生活、个人经历和情感世界,表现他们的“人情味”,挖掘人物读书或教学过程中的感情细节。这些小故事,温馨可人,真实可信,读起来,感觉人物形象就在身边,有苦有乐,有血有肉。譬如第三章《小小红柳》中,写内向的李桂枝在且末教书时思想的变化。除夕夜,李桂枝一个人待在宿舍,竟然不想给家人打电话,也不想找留在且末的同事倾诉,而是独自坐在窗前。“想着想着,看似倔强的她,突然脆弱,突然崩溃。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或许,哭不是因为软弱,而是因为坚强了太久。关上门,屋里的夜比外面更黑;闭上眼,心中的夜比屋里更暗。于是,赶紧换上最鲜艳的衣服,强迫自己走出宿舍,走出内心的孤独……”寥寥数语,既写出人物在万里之外的孤独、对沙漠环境的不适应,又表现出她渴望融入集体、渴望改变的内心,真实地抓住了人物的情感流动。
《青春的方向》在结构上有所创新,全书分两条线索,第一条线是主线、实线,主要讲10多个学生的人生故事、青春故事,讲得生动、感人且饱满。每个学生的故事,围绕主题,独立成章,犹如一串冰糖葫芦,随吃随取,酸甜可口。经过这样的处理,整本书由长篇变成一个个精巧的短篇,最大限度消解了读者的阅读疲劳。第二条线是辅线、虚线,是草蛇灰线,主要讲大历史、大边疆、大背景。在历史上,保定是一个特殊的地方,是北京的南大门,又曾是河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保定军校,在中国近代史上地位突出,培养了大批热血青年,培养了推翻帝制、参与北伐战争的革命力量,这批学员,以叶挺为代表。至于新疆,远道而来的张骞、唐玄奘等,都曾在这里留下深刻印记。这两条线缠绕推进,有点有面,有虚有实,有古有今,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了单薄单调。
《青春的方向》叙述语言上的特点是文字鲜活,纯正灵妙。第九章《青与红》中,写辛忠起上课的场景,本来普普通通的一节课,在作者笔下如诗如画,饶有生趣,读之使人难忘:
“他备课有一个习惯,喜用红笔和黑笔。黑笔书写正稿和主体,是关键点和知识链;红笔进行修改和补充,是延展和花絮。黑红相间,工工整整,既有枝有干,又有叶有蔓。上课呢,多采用快乐教学法和激励教学法。整个课堂,时而蓝天丽日,时而杏雨霏霏,时而鱼翔浅底,时而鹰击长空……
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满眼闪烁着小星星。
春园芳草,日日见长;秋蚕食桑,夜夜育肥。”
类似的优美段落和鲜活句子,在书中俯拾皆是,如秋日金黄的落叶,片片都镌刻着李春雷典型的语言风格。
《青春的方向》是一部融真实性和艺术性于一炉的作品,堪称一曲新时代青春之歌。
(责编:杨虞波罗、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