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工程”累计治理面积超1亿亩

发布时间:2024-12-24 03:28:21 来源: sp20241224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杨舒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十三五”以来,该部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指导各地稳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山水工程”),在支撑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我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过1亿亩。

据介绍,“山水工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

在河北,保定市白洋淀上游“山水工程”与“十三五”期间实施的雄安新区“山水工程”有效衔接。府河河口湿地位于雄安新区安新县寨里乡、白洋淀子淀区藻苲淀范围内,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河口功能性人工湿地,承担着提升和改善白洋淀上游入淀水质的重要任务。“山水工程”实施前,这里是“人进水退”的农田和鱼塘。如今,在河流入淀口建立人工湿地,构建生态屏障,就像在河口加装了“滤芯”,入淀水质净化程度明显提升,湿地再现百鸟蹁跹的“候鸟天堂”。

在青海、山西、宁夏,新一批“山水工程”正在成为黄河流域以高水平保护修复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工程”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发挥湟水流域生态最大潜力,为青藏高原生态修复、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引领。按照规划,到2025年,该工程将减少湟水流域2.64%的水土流失面积,增加0.39%林草植被覆盖度,完成15.77万公顷的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在丰富湟水流域森林、草地、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同时,构建独具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吕梁山西麓“山水工程”已成为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的重要标志性工程。这一工程覆盖吕梁、临汾、运城3市14县(市、区),对吕梁山西麓直入黄河的冲沟河流流域实施全面治理,预计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率达10%,年均输入黄河泥沙量预计减少0.2亿吨,林草覆盖率预计增加3%以上,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升。当地融合黄河“几字弯”治理攻坚战,科学开展植树造林和草地修复,稳步推进沙化土地治理。

此外,贵州已全面完成乌蒙山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武陵山区“山水工程”在积极推进中。云南通过实施洱海流域“山水工程”,促进洱海保护治理从“一湖之治”全面转向“全域之治、系统之治”。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负责人表示,以“山水工程”等国家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抓手,我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已实现由单一要素向系统治理转变、由工程措施为主向自然恢复为主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全链条管理转变、由单纯依靠财政向多元化投入转变,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责编:薄晨棣、梁秋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