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04:24:21 来源: sp20241224
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
本报记者 杨召奎 赵琛
《工人日报》(2024年03月12日 04版)
今年全国两会,绿色低碳经济再次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
在代表委员看来,绿色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方向。要着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对记者表示,“一方面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污染和浪费。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与生态产业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产业的含金量。”
治理“白色污染”点亮绿色生活
今年,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代表十分关注绿色低碳经济话题。郑月明代表表示,随着“禁塑令”舆论热度下降,传统塑料制品消费习惯有所反弹,可降解产品的推广力度减弱。一些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快递包装等领域所用的一次性包装仍以传统塑料制品为主。他建议,加大“禁塑令”执行和监管力度,提高日常执法检查、不定期专项抽查频次。
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波代表也表示,外卖包装包括一次性餐盒、塑料袋等,这些塑料制品在使用后很难降解,并且伴随有“过度包装”等问题,大量的塑料制品长期堆积在环境中造成了严重污染。
“监管部门和外卖平台应该继续加强对餐饮商户的合规指引,同时采用配套政策鼓励支持餐饮环保包材的研发,降低环保材料成本,加快推动外卖包装的统一和简化,并通过补贴机制对包材供应商及使用商家进行奖励,提高商家使用环保材料的积极性。”钟波代表说。
对于“白色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委员认为,从源头治理来看,产品的生态设计和材料的绿色替代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塑料污染而不能根治,化学循环则可以有效突破物理回收应用场景限制,突破废塑料材料回收利用的发展瓶颈,从而为彻底解决塑料污染提供根本出路。他建议,应明确将化学循环作为废塑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技术路线,在产业布局上,将化学循环作为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优先在化工园区集中布局。
产业向“绿”转型激活绿色消费
“纺织业是我国发展最早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典型的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行业。”万事利集团董事长屠红燕代表告诉记者,如今纺织业积极通过数字化等前沿技术探索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去年杭州亚运会期间,浙江丝绸展示了绿色生产的新场景:从现场设计到生产再到成品交付仅需两小时,而且全程无污水排放。“这背后得益于一台集喷印、后整理等全工艺流程于一体的无水印染一体机。它的核心技术在于无水印染,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更通过人工智能精确控制染料用量,实现了污水排放减少99%,印染节能40%~50%,染料用量降低20%~30%的显著成果。”屠红燕代表说。
为进一步推进纺织业绿色转型,屠红燕代表建议,政府能像支持新能源产业一样支持无水印染技术和无水印染一体机等纺织行业绿色化高新科技的推广,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产业规划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钟波代表十分关注家电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他指出,目前,家电行业在绿色产品标准认证、绿色营销渠道和消费市场培育等方面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他建议,加强绿色智能家电认证与监管,尽快拓展《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让绿色家电产品涵盖更多传统大家电与创新小家电产品,形成统一的绿色认证标识体系,帮助消费者更加清晰明确地选择绿色智能家电产品。
“多年来,TCL一直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企业转型,通过布局绿色产业、打造绿色工厂、研发绿色产品、构建绿色产业链等,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生产与运营的全过程。”TCL创始人李东生代表表示,下一步,企业将持续研发绿色产品,推动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激活绿色消费,探索绿色消费市场增长点。
能源革命澎湃绿色发展动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代表告诉记者,未来新型电力系统中,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大幅提升,电力行业将实现深度低碳、零碳。同时,工业、交通和建筑等部门的用电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全社会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低碳电力将推动消费端持续降碳、脱碳。
为此,刘汉元代表建议,建立电网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完善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开展监测和精准量化电力消费的碳排放,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我国电力系统以煤电为主,水电及燃机等灵活性资源严重不足,储能的发展是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其中,新型储能响应速度快、配置灵活、建设周期短,装机增长更加迅猛。”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主任何光华代表说。
何光华代表建议,加大对新型储能共性技术、前沿技术的研发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设立专项科研资金、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等措施,解决安全、循环寿命、电池状态监测和度电成本等问题,重点推动大容量、长周期、构网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研发和系统集成。对各类先进储能技术示范应用给予政策倾斜,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提升。(本报北京3月11日电)
杨召奎 赵琛(来源:工人日报)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