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2:16:04 来源: sp20241227
在现代社会,要想让高质量科创人才不断涌现,须构建起“接力培育共同体”。在校内,要树立“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的理念;在校外,要营造“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同步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人人都是科学教育工作者
一个优秀的科创人才,仅仅拥有科学知识与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培养科创人才的关键在于锻造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个性化的兴趣与人格。人的大脑学会知识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每天、每节课细水长流的方式完成。大脑中形成的一个个脑神经回路,到某一阶段才会呈现出整体的学习效果,实现这个效果需要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所有学科都有一套长期积累形成的符号和概念系统。孩子在学校里经过长时间的符号和概念学习训练,才能形成较强的思维能力。学科教育最大的优势是结构化,这种结构化是知识、概念、原理、理论一层层叠加关联的过程。一旦这些结构化的学科事实被人掌握,就会上升到学科观念层面,使学科思维能力提升为普遍的问题解决能力,这是人脑适应学科教育的非常有趣的事实。
任何学科都包含着丰富的科学教育机会,我们应该提倡“课程科普”的教育理念。语文课中有许多经典名作,比如郁达夫《故都的秋》里,北国的槐树有“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上街头去看一看槐树;当讲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我们是不是可以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去听一听蝉鸣?音乐课程中,我们在教学生弹奏乐曲时,是不是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钢琴的历史、研究一下吉他的原理?美术课程中,我们在用水彩或油画颜料作画时,是不是可以谈谈颜色的奥秘、议议人对色彩的感知差异……多样化的学习,本质上是在创造我们大脑多样性的新连接,并为未来的创新奠定基础。
处处都是科学教育资源
学校教育在形成学科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方面存在优势,但若方式方法不够科学,只是教学生记忆大量学科事实、事无巨细地训练学科技能,反而易使学生思维模式固化,创新能力受限。而校外教育的内容、方式、评价更加灵活多样,与学校教育相互补充,可更好满足人的个性发展所需要的宽松环境。
由于学校教育的严肃性,其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完成教师培训等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但现代社会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导致校内课程的滞后性越来越明显。博物馆、科技馆等非正式科学教育场所,可以及时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从而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当然,科学教育并不等于高科技教育。科学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们学会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形成志趣。万物皆可研究,比如在农村地区,每一块泥土、每一朵鲜花、每一片夜空,都是科学教育的重要资源。在校外,我们拥有无数的科学教育资源,关键是如何把这些资源有效组织起来,成为可及有效的学习资源。
建立校内外协同衔接的科学教育机制
要实现校内外科学教育的真正协同,首要是让孩子们有闲暇时间。笔者认为,可减少共同学习的内容要求,减少重复训练和过多的考试,让孩子有时间走出校园。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普遍开展课后托管服务,然而,校内资源有限,不少学校无法为孩子提供充足而丰富的课外活动。最好的做法是增加校外资源供给和服务能力,比如,各类博物馆、科技馆可推迟下午闭馆时间,让孩子们放学后能进入场馆参观学习。
整合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也十分重要。事实上,校外科学教育场所绝不限于公共科技、文体场馆,大量的社区、企业都拥有许多可供开展科学教育的资源。以学校周边的面包店、咖啡店为例,我们可以带领孩子研究“面包是如何发酵的”“咖啡是如何拉花的”等问题。要想让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资源成为学校科学教育的有效补充,关键是要提高校长课程领导力与教师教学能力,通过培训,让学校各方了解应用校外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同时,依靠第三方机构形成枢纽来提高校外资源的统合力度,形成更加明晰的协作流程,从而降低学校和学生获取校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机会成本。
校内外科学教育的协同是一门大学问,也是时代给全社会出的一道共答题。只有当科学教育的空间被打开,全社会都能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资源,孩子们能够在“玩中学,做中学,创中学”,拥有引以为傲的个性化特长和兴趣爱好,我们的科学教育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倪闽景,系上海科技馆馆长)
(责编:李昉、李依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