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3:16:57 来源: sp20241125
中新社 怒江3月27日电 题:一条七彩独龙毯“编织”千年过往与崭新未来
作者 陈静
27日,地处中缅边境的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细雨绵绵。81岁的独龙族文面女太恰坐在织布机前,用七彩棉线编织独龙族特有的独龙毯。这是目前最受游客欢迎的产品之一。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约7000余人,其中4000多人聚居于独龙江乡,是“直过民族”(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整族脱贫、跨越式发展的代表。
图为独龙族博物馆中展示的独龙毯。 中新社 记者 李嘉娴 摄在独龙江乡独龙族博物馆内,陈列着第一张向世界公开、摄于1923年的独龙族照片。照片中的男子披发、赤脚,身上裹着一块麻布——“昼可为衣、夜可当被”的独龙毯。
“独龙毯最初使用纯麻线纺制,因这是唯一可获得的材料。”独龙江乡宣传干事杨时平介绍,过去制作独龙毯时,要到野外采集野藿麻,经过选麻、绩麻、植物染色等流程制成麻线,再通过排线、纺织等步骤编织成毯,往往要一个多月才能编织一条独龙毯。因结实耐用、使用方便,独龙毯成为独龙族传统四大聘礼之一。
独龙族博物馆外,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高耸入云,被两山“夹持”的独龙江如一条细线,深埋在大地的褶皱中。千百年来,独龙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受制于地形,曾经,独龙江乡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与世隔绝、物资匮乏、发展迟步。
历史性的变化发生在1999年,独龙江公路通车,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不通公路的历史,也把内地各种各样的织线带进独龙江。独龙族妇女把彩色棉线、毛线和原本的麻线混合,独龙毯变得五彩缤纷起来,仿若彩虹,出现在家家户户的沙发、床头和人们的身上。
图为独龙族文面女太恰正在编织独龙毯。 中新社 记者 李嘉娴 摄第二次重大转折发生在10年前,一条近7公里长的隧道贯通高黎贡山东西两侧,彻底结束独龙江封山的历史,也让这个“秘境”被更多人知晓。如今,独龙江景区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独龙族妇女也被外界称为“织彩虹的人”。
虽然各类用品、服饰已很容易购买,但太恰和许多独龙族人一样,仍喜欢在现代服饰外披挂七彩独龙毯长裙、独龙毯马甲。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原本不会讲普通话的她也学会说自己的年龄、名字,友好地配合游客拍照、比“耶”,有时还能卖出一两条自己织的独龙毯。
另一位文面女李文仕干脆在家里摆起展架,将独龙毯制作成挎包、裙子、马甲等售卖,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2015年,上海一家服饰公司来到独龙江,被彩虹般的独龙毯深深吸引,决定与当地妇女合作,建立织女工作室,订单式生产。此后,各类羊毛、丝线等纺织材料通过快递进入独龙江,由当地妇女编织后再寄到上海,经过加工变成抱枕、半裙、包袋、披肩等产品,远销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深受国外消费者喜爱。
图为独龙族妇女碧玉花(右)与同伴在织女工作室聊天、织独龙毯。 中新社 记者 李嘉娴 摄34岁的碧玉花是织女工作室的管理员。她说,2023年工作室共接单制作330床独龙毯,今年截至3月底接到600余床订单,翻了一倍。
“每织一床毯能获得400至500元(人民币,下同)收入,管理员每月还有1000元工资,去年家里还买了面包车。”碧玉花说,2023年她还到上海参加培训,学习配色、纹样知识,外面的世界已不再遥远。参与合作的织女也由最初的13人发展到54人。
2022年12月,“独龙毯制作技艺”被列为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今年3月,独龙江乡成立了独龙毯合作社,已有176名妇女报名。当地还开展各类培训、比赛,扩大独龙毯织布文化影响力。目前,全乡1543名妇女中,约500名从事织布活动,促进了独龙族妇女就地增收。
漫步在独龙江畔,像独龙毯一样的七彩颜色被涂装在桥梁上、民居中、路灯杆,将峡谷点缀得五彩斑斓。街道上,标语“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愈发鲜亮。(完)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