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7 11:38:16 来源: sp20241227
近日,多位消费者在投诉平台反馈,知名运动品牌阿迪达斯在消费者付尾款后再度发放大额优惠券,价格下跌,“背刺”此前参与预售消费者,且客服拒退差价。据法治网报道,有此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部分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介入或拨打12345消费者热线等方式维权成功,但仍有不少消费者面临商家拒赔、拖延处理等情况。
“双11”在点燃消费者购物热情的同时,商家在价格上“算计”消费者的小心思并未消停,满减、预售折扣、直播间优惠、签到红包、店铺会员红包、定金优惠、保价等五花八门的优惠措施,依然考验着消费者的数学能力。采取预售模式,等消费者付完尾款后再降价等“背刺”行为,更是让消费者感到缺乏透明和公平。
商家推出优惠措施,的确是在让利于消费者,可同样也是扩大销量,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应当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商家理应以真诚对待广大消费者,而不能一边用所谓“低价”引得消费者频掏腰包,一边又在他们付款后推出“更低价”,这对消费者显然构成了感情与经济上的双重伤害。还有些商家先提价后打折,实际价格可能比促销前的原价还贵,这就更是对消费者赤裸裸的欺骗了。
遭遇商家“背刺”,大量消费者选择忍气吞声,部分选择退货处理,还有不少较真的通过各种方式维权,但最后能成功补回差价或获得赔偿的往往不多。这助长了一些商家的无良行为,也让很多消费者在遭遇价格“背刺”时选择认栽,毕竟维权不易,并非每个人都耗得起。
抵制或纠治电商领域的价格“背刺”乱象,除了消费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到理性消费、勇敢维权外,更需要的是来一次系统治理,只有彻底铲除乱象滋生的土壤,价格“背刺”才不至于年年换着新花样来“套路”消费者。
价格“背刺”乱象之所以频发,一个原因是电商平台上的价格上下浮动太快,消费者很难掌握全部信息,这就给一些商家的明降暗涨等行为提供了操作空间。另一个原因是有些电商平台为吸引商家入驻、吸引消费者下单,对商家在价格问题上“糊弄”消费者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有鉴于此,一方面要消除商家与消费者在价格问题上的信息差,不妨推出商品历史价格一览表,将每一次的实际价格变动都固定保存下来,这样消费者一眼就能识别是真优惠还是假打折,商家也就不敢明目张胆在促销价格上玩文字与数字游戏。另一方面,职能部门要督促电商平台对商家的不合理价格浮动行为要加强监测与管理,进一步完善保价机制,让商家老老实实促销,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好好的一个购物节,却让消费者产生了步步惊心之感,不仅购物体验大打折扣,损害的更是消费者长时间养成的群体消费习惯。“背刺”消费者其实就是在“背刺”自己,商家的一次次算计、平台的一次次放纵,看似自己一时得利,却何尝不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信任被消耗殆尽,消费者就会选择用脚投票。
夏熊飞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