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勇,用书籍滋养乡村孩子心灵(以普通人的平凡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发布时间:2025-01-11 05:35:25 来源: sp20250111

  臧勇在教孩子们做手工。   本报记者 李俊杰摄

  深冬,一场雨落,让位于三公山脚下的安徽省枞阳县钱铺镇将军村变得格外冷寂。唯独马路边的一间屋舍里,不时有阵阵欢笑声传出。循声望去,只见屋内20来个小孩子围坐两桌。写春联、剪窗花,忙得不亦乐乎。

  在他们身后,是一排排倚墙而立的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几千本书。幼儿绘本、唐诗宋词、名家画谱……不管处在哪个年龄层的人走进这里,只要想看书,几乎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

  屋舍的主人叫臧勇,是枞阳县横埠镇的一名乡村教师。7年前,他拿出自有藏书,腾空一间门店,摆上几张桌椅,办起农家书屋。“希望这间书屋能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和乡亲通过阅读得到精神的提升。”臧勇说。

  2016年,臧勇的妻子在将军村开了一家饭店,他也随妻子住到这里。读书一直是臧勇最大的爱好。“成箱的书堆在一起,找起来不太方便。于是,我就在饭店的一角安置了几个书架。”臧勇介绍,没承想,有不少客人来店里吃饭时,竟主动从架子上找书看。“那时,我感觉美滋滋的,毕竟书的意义在阅读,不在收藏。”

  但他真正下定决心创办书屋是在2017年。“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坐在我家门口的台阶上,手里捧着一本书,看得十分痴迷。”作为一名有着24年教龄的乡村教师,臧勇深知那是乡村孩子对阅读的渴望。

  自那之后,臧勇便把家里的一间门店腾了出来。一侧放置书籍,另一侧摆上桌椅,一个简易的农家书屋就有了雏形。书屋的卷帘门,臧勇从不上锁。慢慢地,孩子们在门口等校车时,哪怕时间再短,也习惯性进屋看会儿书。这些变化,他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在书架的侧面,记者留意到挂了一块木板,上面夹有一沓厚厚的A4纸,纸的抬头写着“图书借阅登记”6个大字。臧勇介绍,书屋的书借阅数量和时间都没有限制,登记也全凭大家自觉。“做这个册子,只是为了了解大家的阅读喜好,以便及时补充相关书籍。”

  登记册上,每隔几页,必定会出现一个名字——王睿。王睿是一名初中生,自从家附近有了这间书屋,她不仅经常来看书,还跟小伙伴相约在这里学习,假期生活充实不少。

  近年来,书屋的名气越来越大。2022年10月,臧勇租了新的场地,将书屋规模扩大到1000平方米,并添置投影、音响等设备。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他还租下书屋门前的3亩荒地,作为科普研学基地。

  还有很多人主动联系臧勇,想来送书、送活动。“我把他们发展成了志愿者。”臧勇介绍,现在,书屋的志愿者队伍已有60多人,平常还会开展古筝演奏、书法教学、阅读讲座等公益活动。

  前不久,臧勇统计了一下2023年书屋登记在册的借阅人次。“足足有400条。”据臧勇估算,全年实际借阅人次应该在3000左右。“这相当于将军村留守在家人口数的3倍。”钱铺镇镇长周为庆说。

  眼下,臧勇还在铜陵市区、横埠镇、钱铺镇以及黄山市休宁县建了4个“漂流书屋”。“当书籍流动起来,知识传递起来,文化交流起来,读书就变得更加有趣,生活就变得更有意义,乡村也就变得更有希望。”臧勇说。未来,他希望能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携起手来,用书籍滋养乡村孩子心灵。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22日 1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