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2 01:03:09 来源: sp20250102
我的家乡在山东诸城。
诸城历史悠久。《孟子·离娄下》载:“舜生于诸冯”。诸冯村(今诸冯社区)如今就静静安坐在诸城城北,城中还建有舜庙。舜庙边就是潍河,潍河上曾发生过著名的“潍水之战”,韩信以囊土壅水之计大败楚军。诸城作为鲁东重镇,自古崇文尚学,特别是宋代苏轼曾知密州(今诸城一带),其弟苏辙也赞誉诸城“十万人家尽读书”。苏轼主政密州尽管时间不长,但佳作频出,成为诸城深厚文化底蕴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千百年来当地人为之深感自豪,并努力传承这一文脉。如今诸城的各类文学诗社数量颇多,也较为活跃。
离开家乡外出工作二十多年,故乡的许多人、事、物常常让我魂牵梦绕。最令我常常想起的,当数与故乡有关的书香记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农村上小学时,想买本书很不容易——只能等到镇上新华书店在赶集那日开门,步行到离家十多里外的镇上。而我也不是每一个赶集日都能去得了,要等到我周日假期与赶集日是同一天时,才能成行。各种困难叠加,更令我觉得每一本书都分外可贵。
最懂孩子的是母亲。我的母亲知道我爱看书,每每想办法从手头挤出几毛钱塞给我。买到书后,我揣在怀里,一路蹦跳着返家,早有玩伴在我家翘首等着一起看书了。其中还有一件趣事。当年我只认识“普”字,还不认识“晋”字。有一次到镇上新华书店去,向柜台后面的售书员说想买本“普国故事”,连问三遍对方都一脸蒙。最后,还是他先一步明白过来,给我一本《晋国故事》。那之前,我买的主要是小人书,这是我的第一本成人书。
父亲那时在诸城县城上班。我七岁那年,有一次父亲带我去县城新华书店。书店坐落在人民东路,从我记事起就没换过地方。从书店往东步行一小段再穿过巷子,就到了超然台,据说苏轼在密州时在此留下了传唱千古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次我买了一本注拼音的彩色折叠式硬壳小人书,这在当时是最新颖的,让我爱不释手。书名倒是记不住了,内容是讲小孩子如何刷牙洗脸讲卫生的。后来我到诸城县城读初中、高中,经常到人民东路的新华书店去看书买书,曾买过《古今中外名人读书法》《苏轼在密州》等书,至今都放在书柜里,时常翻阅。
我读着新华书店的书上了大学,毕业回家乡参加工作后,单位离新华书店不远,更是经常去逛。买过的《怎样写文章》等书,尤其使我受益,对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后来我离开诸城到外地工作,有二十多年没有光顾这家新华书店。其间有机会几次从书店门前路过,但终因种种琐事未能踏入。2022年正月的一天,我又一次路过这家书店,特意在书店门前停下来。店名没有改,店面仍然是那么朴实无华。迈进去,里面的格局陈设却已跟当年截然不同,除过去的柜台式布局已全部改为开放式布局外,还针对不同的阅读群体进行了人性化、现代化设计,书的种类更丰富、层次更高。令人欣慰的是,我看到不少小朋友,人人手捧一本书,或站或坐,沉浸书中,乐在书中。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希望。入宝山,不能空手而归,我高兴地买了两本书作为纪念。
走出书店,回头望去,我感激这家新华书店一直帮助我、伴随我成长,如师如友;也感叹新华书店作为图书发行的重要阵地,一直在默默发挥着重要作用,把千千万万本书送到了课堂上、家庭里及许多爱书人的手中,让孩子们成长为有用之材,让大量读者提升了才智,能够更好地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诸城的书香,也从历史深处走来,靠着书店和众多爱书人的助力,飘香久远。据我了解,如今诸城几乎每个农村社区都有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诸城人的购书环境、学习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有文化的长期滋养,诸城人以开放、包容、创新的精神,推动城乡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家乡朋友来看我时兴奋地告诉我,诸城的交通即将迎来新机遇,待到相关高铁线路建成,从诸城北上北京、南下上海均只需两小时左右。
是啊!大道如砥势如虹,到那时,诸城与京沪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更加便捷频繁,这对于诸城未来的发展无异于如虎添翼。当年,苏轼在超然台上写下“诗酒趁年华”。如今,书香萦绕的诸城,不也正迎来它发展的大好年华吗?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27日 08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