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2:53:56 来源: sp20241117
近日,四川巴中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人涂抹破坏,引发关注。网友看完图片后感慨:“简直是毁容”“令人欲哭无泪,文物保护任重道远”。
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摩崖造像被涂抹得花花绿绿。一些造像的莲座、衣服、头饰、手中器物分别被涂上了不同的色彩。大红大绿的诡异画风,令宝贵的摩崖造像面目全非。而据媒体报道,涂料系学生绘画的颜料或喷漆,肇事者是一位七旬老人,“请的就是乡村泥瓦匠”。
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当地村民是信众,认为涂色是在做好事,也是保护文物,因此没有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向村委报告此事。”文保人员则表示,“因为在荒山野岭,赶到时他们已经涂完了。造像是前两年才发现的,还没有纳入文保单位,我们已经建了文物棚和监控,但太远了在山里面,当地的保护力量也有限。”
尽管刑法有“故意损毁文物罪”,但显然并不适用于此次事件:因为该摩崖造像尚未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当地也只能对涂抹摩崖造像的老人“批评教育”。由此不仅暴露出某些人文物保护意识不强的现实背景,而且暴露出一个普遍存在的难题:对于那些野外不可移动文物,到底应该如何加强保护?
所谓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泛指分布在郊外、人烟稀少地区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造像等文物古迹。因为位置偏远,文保部门日常检查的难度大大增加,在人防不足的背景中,如果物防、技防滞后,不仅容易使文物古迹遭受人为破坏,甚至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盗窃、盗掘的重点目标。
就文物保护而言,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最多、管理难度也最大。以发生此次事件的四川为例,全省现存石窟寺2134处,数量居全国首位。妥善保护这些文物古迹,首先需要高标准建设物防、技防体系,把有限的文物保护经费用在刀刃上。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完善工作机制,加强跨部门沟通协作。此次事件中,文保部门吐槽“赶到时他们已经涂完了”。实际上,这也正是野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仅凭文保部门一己之力难免贻误时机。如果能建立起文保部门、属地民警、基层社区高效联动的工作机制,就能更加便捷高效地处置各类文保突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村民与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接触最频繁,在构建全方位文物保护体系的过程中,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不可或缺。现实中,有些野外不可移动文物遭受破坏,是因为村民缺乏文保意识所造成的无心之失。有鉴于此,有必要普及文物保护的基本常识,使村民增强文保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让他们成为第一时间发现文物安全隐患的“侦察兵”,建立起全员参与的牢固防线。
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人涂抹破坏令人痛心,在积极修复文物的同时,能否举一反三健全文物保护体系,无疑更为重要。
(责编:徐玉涵、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