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新橘人”续写兴橘文章

发布时间:2024-12-31 03:48:42 来源: sp20241231

  有着2000多年柑橘种植史的橘乡湖北秭归,在科技变革和社会变革中迎来新生代。80后、90后,甚至00后在柑橘的现代种植中实现了与传统种橘人不同的人生价值。

  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目前秭归全县柑橘种植面积达40万亩,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近200亿元,涌现出12个亿元村。站在父辈的肩膀上,年轻的“新橘人”玩转互联网,深挖生态优势,绘制乡村振兴新图景,续写兴橘文章。

  奋斗让人生充满无限可能

  从小在橙园边长大的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90后姑娘龚雪没想到,家门口随处可见的橙子,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小时候,橙子熟了,爷爷去采摘,她跟在身后帮忙。想吃橙子时,爷爷只挑裂开口的给她,“好果子要留着卖钱”。

  那时,龚雪家种的是罗脐——一个老品种,果子熟了,只能等果贩上门收购,每斤几毛钱,卖不完就只能烂在地里。种橙、卖橙也算不上来钱的活计,母亲在家操持农活,父亲打零工,才能挣来龚雪的学费。

  高三那年,父亲在工地摔伤了腿,龚雪不想再给家里添负担,于是去外地打工,后来她带着父亲学习蜈蚣养殖,结果赔进去几万元;又办起农家乐搞餐饮,依旧没能赚到钱。

  2015年,在家做微商的龚雪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正是这次培训,让她看到了新方向:与其从别处拿货卖护肤品,不如改卖家门口“品质更能把控”的鲜橙。

  彼时,经过多年发展,秭归已实现“一年四季有鲜橙”,橙子品种、质量均已迭代。凭借此前积累的团队与客户资源,龚雪的橙子很快收获了一批回头客。但她发现,运费太高,发货还得到镇上。

  “能不能自己开个快递点省点运费?”龚雪在村里主干道边找了个门面,办起郭家坝村电商服务站,快递成本降了一半。她也由此成为秭归第一个将快递点办到村里的创业者。

  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快递点吸引了本镇、邻镇的人来发快递,高峰时期,龚雪需要找10辆面包车帮忙拉快递。

  龚雪和丈夫索性拿出积攒的3万元,又借来一些钱,买了一辆集装箱货车;租下仓库,将从家乡收购的柑橘储存、打包,快递运输到全国各地。她还将电商与物流知识传授给周边的妇女,带动3个村131名妇女从事电商创业。

  随着销量逐年走高,龚雪开始在脐橙产业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上发力,先后成立秭归县郭家坝镇橙秭果业柑橘种植专业合作社、秭归草帽姑娘商贸有限公司,还注册了品牌,通过“合作社+公司+农户+自建供应链”,一年四季销售秭归脐橙。

  目前,龚雪已辐射带动当地2000多户橘农增收,她还聘请柑橘专家向橘农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启用数智农业技术,助力橘农将脐橙越种越好。眼下,龚雪的团队一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她也荣获了“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等称号。

  但龚雪也越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只有高中学历的她,缺乏相关专业知识,此前吃过不少苦头。为了更新农技知识,2021年,龚雪进入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成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今年夏天,她受邀和学弟学妹交流分享时说,她也曾为如何将PPT做得更好而苦思冥想。“不会不要紧,可以学,奋斗让我的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她说。

  生态种植为秭归脐橙跃升蓄能

  屈原镇长江村一组村民黄清华的家,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橘园之中。黄清华一家是三峡库区移民,移民后,父亲亲手栽下了10亩橙子树。然而,由于种植方法落后等原因,果树产量不高、质量缺乏竞争力。母亲喂养的生猪也不具规模,难卖出好价钱。

  在参加了县里对新型农民、返乡年轻人的农业技能培训后,80后黄清华瞄准了“猪-沼-果”现代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将生猪养殖与脐橙种植有机结合起来。“简单地说,将生猪养殖的废弃物引入沼气池,其发酵产生的沼气用作能源,沼渣、沼液用于脐橙种植。”黄清华希望借此让果子回归原始、纯净的味道。

  黄清华高中毕业后原本考上了省内一所大学,由于家中经济条件有限,他南下广东打工,在一家外贸公司做到了仓库主管。2008年,邻村一位留守老人突然离世的消息传来,让走出大山、留在大城市的黄清华心头一紧,想要开启另一种人生——回到大山,找点不一样的事做,同时陪伴父母。

  回乡创业初期,为节省运费,黄清华曾通过水路运橙子。一次,机动渔船载满将近4000斤的纽荷尔脐橙行至江心,突遇大风翻船,他和5名帮工险些丧命,“金黄的橙子飘满江面”。长江村交通不便,一度只有2G手机信号,为了试水电商卖橙子,他要走几公里山路才找到信号。

  找到新的种养模式后,他从修枝剪果、改造低产田做起,同时建设猪舍、沼气池、农田灌溉设施、田间道路。渐渐地,一个生态家庭农场初具规模。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黄清华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并利用生物和物理病虫害防治方法,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尽最大可能保证脐橙生长的原生态环境。他家种植出来的脐橙水分足、糖度高、果皮薄,卖出了比普通脐橙高15%以上的好价钱。

  如今,黄清华办的农场已有柑橘园近200亩,年产鲜橙60多万斤;生猪养殖场3个,年出栏生猪可达600头。他还注册了“晴晴果园”商标,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在当地,黄清华成了响当当的返乡创业明星。

  “自己淋过雨,就想为别人撑把伞。”黄清华没有忘记周围的乡亲。脱贫攻坚期间,他与5个贫困户结对,通过提供就业岗位、树苗、有机肥等,帮助他们提高收入;对于其他村民,他无偿赠送猪仔,提供种养殖技术支持和农资采购服务,积极利用个人网络资源帮助大家进行农产品销售。他还义务维修公路、安全饮水水池、管道设施,为大家共同增收致富一点点夯实基础。

  看着家乡一点点发生变化,黄清华也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乡村里需要他这样的年轻人。

  90后脐橙主播的人生新高度

  90后郑慧玲家没有橙子树,但她逢人便说,自己是橙子的受益人。

  她在广东打过工,在江苏办过家具厂,倒闭后还欠下了账。2019年,看到家乡脐橙畅销全国,她索性回到秭归,从摆摊卖橙子做起。

  在遍地是橙子的秭归,摆摊卖橙,销量似乎要“看运气”。郑慧玲发现,买橙子的大多是外地来秭归的游客,碰上天气好、游客多,她一个月能挣上两三千元;碰上阴雨天多的时候,就只能挣几百元。

  彼时,秭归县借助“一年四季有鲜橙”优势,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启动“主播培养计划”,通过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面向返乡青年、创客等,打造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县里一家MCN电商直播孵化中心负责人看到了在街头吆喝卖橙的郑慧玲,问她愿不愿意尝试做“主播”。

  费用全免,学得好还能直接签约,郑慧玲心动了。

  起初,这个在山里长大的姑娘不太自信,面对镜头,“端着碗的手直抖”。培训老师鼓励她:不需要多么华丽的辞藻,我们的产品质量足够优秀,只要脚踏实地学习、真诚介绍产品,一定会有顾客被打动。

  普通话不够标准,她就多加练习;一次出镜不成功,就多拍摄几次。郑慧玲每天琢磨如何组织文案,如何介绍产品,如何留住粉丝,不懂就向老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1年,她拍摄的一条当地酒曲短视频火了,播放量3000多万次,销售酒曲50万单,销售额750万元。

  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郑慧玲不断有爆款作品出炉。如今仅抖音平台,她就已积累粉丝45万余人。她的带货收入也水涨船高,高峰期月收入近30万元,“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她还经常受邀给县里的新学员传经送宝。

  “家乡已经把路开拓好了,有这么好的橙子与风景,还帮我们抓住直播风口免费培训,我们返乡年轻人只要脚踏实地、顺着风口走,就会有属于自己的收获。”郑慧玲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雷宇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付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