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00:05:23 来源: sp20241125
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大力优化经济布局(两会近距离)
2023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区域城乡发展协调性不断增强;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高质量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化实施,区域经济布局更趋优化;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力优化经济布局。
代表委员表示,新时代新征程,要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等深度融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畅通国内大循环。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代表委员表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行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必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乡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河南省济源市委书记庄建球代表说,济源全力推进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配置等方面的一体融合,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奋力走出一条城市和农村携手并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新路。
“让进城的人顺心、让留在农村的人舒心,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张改平委员说,完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在突出位置,让有意愿的进城农民工在城镇落户,推动未落户常住人口平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发展县域经济,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使县城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增强发展潜力、优化发展空间,推动城市业态、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总规划师吴晨代表说,聚焦为民、便民、安民,以改造老旧小区、加强社区服务、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为重点,更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推动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停车等难题,加强无障碍、适老化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扎实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高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
“新型城镇化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要充分尊重人的意愿,着眼促进人的发展,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祁美文代表说,当前,酉阳正在大力建设新城,加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领域投入,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同时改造提升老城,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高质量发展,是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代表委员表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关乎我国经济发展全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增强政策协同、深化分工合作、凝聚强大合力,加快促进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湖北省武汉市副市长孟晖委员说,各地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和地区禀赋差异,发挥好比较优势,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武汉具有科教人才富集、区位交通优越、内需市场广阔等综合优势,要深入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我们将继续主动加强与珠江口东岸城市合作,全面提升教育、医疗等领域服务品质,持续拓展政务服务‘跨城通办’,不断探索规则机制衔接,让更多企业和居民在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中享受到红利。”广东省中山市市长肖展欣代表说。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并实施以来,规划政策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强劲活跃的增长极功能不断巩固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赢得了战略主动。”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代表说,高质量推进区域重大战略,实现区域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良性互动,不断开辟中国经济发展的广阔新空间。
“近年来,沿黄河各地区从实际出发,探索出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王笃波委员建议,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支持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几”字弯都市圈等之间人口、产业、商品、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
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加快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盟长罗青代表说,近年来,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民族团结、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得到巩固。下一步,要加快把边疆地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公共服务、基本设施保障水平提上来,让各族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进一步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制定主体功能区优化实施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代表委员表示,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
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杨武云代表说,要强化粮食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等生产供应,打造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加大种质资源保护,为种业振兴提供更有力科技支撑。同时,四川还要积极服务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构建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带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
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广大干部群众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索南丹增代表说,全面加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主体功能,青海将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在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上走在前头,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也大有可为。”福建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冯鸿昌代表说,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在扩大内需、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港口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码头设备油改电、船舶岸电全覆盖……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王洲、巨云鹏、刘新吾、王永战、贾丰丰、王崟欣参与采写)
常 钦 吴 丹 张 枨 李 洋 【编辑:房家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