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校如何开展美育

发布时间:2025-01-04 19:20:56 来源: sp20250104

开往春天的列车(中国画) 李雨蒙

海渊之光·奋斗者号(中国画) 张孙哲

【美育探析】

编者按

在教育体系里,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美育有利于提升全民的审美品质与素养,促进社会文化良性发展。那么该如何开展美育?我们拟开设“美育探析”栏目,着眼于艺术院校、美术馆、中小学等美育主体,请专家学者分享和交流实践经验,以期共同提升美育质量,为社会美育培养和储备优秀的生力军。本期由南京艺术学院俞锋教授撰文,探讨“四美四育”的美育育人体系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动高校美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确立了新时代学校美育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方法路径,学校美育已是高校参与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抓手。高等艺术院校作为文化主力军、美育主阵地,应始终牢记文化使命,勇挑美育大梁。

创作“艺之美”

培育美的创造者

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将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通识。那么,从事专业艺术教育的艺术院校又该如何实施美育呢?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明晰“何为美”。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美是指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一种共同的本质属性。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认为,在美的两种最主要形态“现实美”与“艺术美”中,包括自然美和社会美在内的“现实美”是“艺术美”的源泉,“艺术美”则是对“现实美”主观反映的产物。艺术家的任务,是要用艺术方式呈现和表达现实美,这就要求其首先必须对自然美、社会美形成浓厚的审美意趣和正确的审美判断,进而激发创作冲动和艺术自觉。因此,不同于普通学校的美育,艺术院校应该把第一性的现实美作为美育之标的,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追求自然之美、学会明辨社会之美,这将影响到他们最终坚持什么样的创作导向、选择什么样的创作主题。

“创美重在识美”,围绕“厚植时代、创作精品”目标,着手解决学生对自然美感悟简单浅表、对社会美思辨浅尝辄止等问题,实施以主题创作引导、精品艺术扶持、重点赛事突破为重点的“美的创造”计划。例如南艺深入开展“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行动,组织师生开展实地写生、采风创作,力争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以“艺术乡建”为主线,学校组织师生走进扬州非遗珍宝馆,参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实地了解大运河沿线生态修复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通过感受深厚的工匠精神和大运河文化底蕴,用艺术作品描绘大好河山、反映山乡巨变、讴歌人民生活。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观察、体验和反思,逐渐培养他们的审美感知。

涵养“心之美”

培育美的追随者

在我国,“美育”一词虽然到近代才出现,但中华美育精神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其中就蕴含着对美育与德育关系的深刻认知。在儒家“礼乐教化”思想的影响下,古人从事艺术活动,不仅是为了风花雪月、怡情悦性,同时更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功能和伦理意义。到了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思想,倡导用艺术和美育替代宗教,以达到“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的目的。可以说,德育之于美育是重要目的,美育之于德育是主要手段,通过“以美育德”实现“以美育人”是中华美育思想的一贯主张。这也就从根本上要求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必须树立“从艺先从善、学艺先立德”的基本导向,把“艺德”作为第一位的人才培养要求。

“育美重在育心”,“心之美”是“艺之美”的泉源,为此我们应涵养“心之美”,努力培育“美的追随者”。例如,南艺开展的“美的教育”实践活动,由“美的启航”“美的成长”“美的激励”“美的生活”四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美的启航”注重以知识的宏阔之美,启学生之智,例如新生入学时,学校举办主题为“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的开学典礼;“美的激励”以榜样的引领之美,强学生之志,如通过举办典型人物事迹风采展,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美的成长”注重以成长的收获之美,润学生之性,融合“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通过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开设讲堂,拓展美育渠道和载体;“美的生活”注重以生活的朴实之美,育学生之品,如开展宿舍氛围创建活动、才艺展示活动等,营造艺术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将美育融入日常教育,以形成富有特色的高校美育育人新范式。

弘扬“文之美”

培育美的传承者

大学的生命之所以绵延久远而依然生机勃勃,其根本在于它在人类文明赓续传承和社会创新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即成为人类文化传承创新的转换器和动力源。面对新时代的文化使命,高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应该把继承中华文明的精神血脉作为重要使命,着力构建中国艺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贯穿于立德树人、美育教育的始终,引导学生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承继者和推动者。

“习美重在弘文”。我们要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南艺在法国巴黎和英国伯明翰承办中国昆曲文化专题展、国际和平海报艺术展,并扩大加深与泰国、萨尔瓦多、印度尼西亚等“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展演交流;同时,加入国际艺术设计及传媒院校联盟,举办首届艺术类专业中外青年学者共研论坛等,积极推进高水平学术研讨交流活动。通过这样一系列对外交流活动,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促进文化的交流互鉴。

在推动文化守正创新中,艺术院校还应努力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加快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兴专业布局。例如,运用虚拟增强、全息影像、裸眼3D等数字技术,活化中华文化遗产,结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手段,打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教育场景和数字文旅场景,积极培养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立志中华民族复兴又熟悉运用数字技术的新时代艺术新人。

实践“行之美”

培育美的践行者

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开端于民族危亡之际。112年前,刘海粟先生创办南艺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时,便鲜明地提出了“救济烦苦、惊觉睡梦”的办学宗旨。美育虽然始终表现为一种个体的感性活动过程,但依然溶解着共通的社会内容,积淀着人类的理性能力。德国哲学家席勒提出,审美教育是人性复归、道德完善乃至社会变革的唯一途径。因而,美育以个体审美能力提升为起点,却以全社会审美境界提高为归宿。艺术院校集聚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也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美育最终要以社会美育为归宿、为目标,这既是历史责任的传承,也是时代使命的召唤,更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奉献精神的艺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美育重在力行”。目前我国教育界还存在美育资源分散单一、大中小学美育衔接不畅、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还不够强等问题。对此,我们倡导搭建“美的传播”三个平台。一是美育协同平台,例如成立全国高等艺术院校美育联盟、“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等,以促进各艺术院校紧密携手,积极推动全国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建设、世界艺术院校美育共同体建设。二是美育传播平台,高等艺术院校应依托各自的学科优势和地域特色,大力开发面向全年龄段的多元交叉的社会美育服务项目,开设开放共享的社会美育课程、丰富炫彩的美感理解体验活动、可以动手参与的美能创造工作坊等,同时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毕业展演嘉年华等活动,将“一校展演”办成“全城盛宴”,以形成全社会尚美崇美的浓郁美育氛围。三是文化服务平台,组织师生主动参与重大文化工程建设,高质量完成创作任务,以师生实际行动在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贡献,引导学生在文化服务的广阔天地中施展艺术才华,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火热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承继百年美育传统。立足高校学科特点、专业特色和学生特质,构建“艺之美、心之美、文之美、行之美”的美育体系、培育美的“创造者、追随者、传承者、践行者”,为社会美育储备高质量的生力军,对促进全社会审美素养的提高将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俞锋,系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博士生导师,文章配图《开往春天的列车》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南艺入选作品,《海渊之光·奋斗者号》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南艺进京作品)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