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成色更足(美丽中国)

发布时间:2024-11-28 05:04:07 来源: sp20241128

习近平主席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绿水青山成色更足”。过去一年,我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

新年伊始,本版推出“美丽中国”特别报道,和大家一起走近绿水青山,去发现通过高质量保护定格下的美丽风景,探索让绿水青山成色更足的发展路径。

图为乌蒙山腹地的贵州省黔西市中坪镇顺石村(摄于2023年6月)。 史开心摄(影像中国)

推动河湖长制落实见效

“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

本报记者  刘鑫焱  付明丽

山光明媚、河水清冽,桃河和温河在此交汇,村民沿河而居——这里是山西阳泉市平定县娘子关镇坡底村。

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河长高海柱已经在河边转了一大圈。“以前有人图方便,垃圾顺手就倒河里了。现在污水接入城市管网、垃圾定点回收,环境好了,大家也自觉了。”守着好山好水,高海柱满脸自豪。

在山西,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2条,分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一项项政策陆续出台,如何让这些政策的成效落地到“河湖边”?山西健全机制、多措并举,打通河湖巡查管护“最后一公里”。

“河对面以前是个水泥厂,灰尘漫天,河边垃圾遍地。多年来持续治理,环境大变样。”在桃河公园,阳泉市河湖长制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永幸介绍,“阳泉市既有五级河湖长、河湖长助理和巡河湖员,又有由民间河长、民间巡河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

为了引导全民参与“河长制”工作,2022年开始,阳泉市河长办依托阳泉市义工联合会成立民间巡河员志愿服务队,王竞加入其中。“接过聘书就有了一份责任,我们每个月都有巡河净滩活动,很多人带着孩子参加。”在王竞带动下,身边100多名同事朋友都加入进来。截至目前,阳泉已有上万人次志愿者参与到河流管护中来。

不久前的一次巡河,阳泉市城区义井街道畅颐社区党支部书记宋慧婷发现,辖区内一家火锅店管道破裂,油污直接流进了河道。“油污造成河水污染,建议赶快换个新的。”宋慧婷两次上门,好话、道理说了个遍。店主口头答应,就是不行动。宋慧婷只好将情况上报给上级河长。之后,水利、城管、检察院工作人员来到店里,释法说理,店主这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第二天就换了管道。

河湖管护线长、面广、问题繁杂,几年来,山西发挥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共治,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目前,山西各地已建立起“河湖长+警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却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临汾市襄汾县双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襄汾县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双龙湖西湖的东、西、南面岸边约500米范围内堆积有大量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检察机关向县总河长作了专题汇报,并依法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解决问题。相关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召开联席会议,制定整改措施,将双龙湖周边及湖面垃圾清理完毕。为彻底治理沿湖村庄随意倾倒垃圾的行为,检察机关与周边乡镇政府和村“两委”干部沟通协调,通过建立监督联系点、完善垃圾收集制度等方式,构建了双龙湖生态环境长效保护模式。

“目前,全省河湖治理已进入全流域、全方位、全系统修复治理的新阶段,接下来,我们将充分发挥河湖长制组织体系作用,通过示范引领、跟进保障、规范管理,全力打造能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河湖建设‘三晋样板’,助力‘一泓清水入黄河’。”山西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处长渠性英表示。

保护利用山地生态系统

“让人人都成为大山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陈隽逸

隆冬,白雪纷扬而至。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雷公山银装素裹。

身着迷彩服,带好记录本,背上双肩包,杨绍勇和队友们踏雪而行,一头扎进茫茫大山,照例开启一天的护林工作。

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34%,动植物资源丰富。杨绍勇是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方祥管理站站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绍勇带着巡护队员用脚丈量大山,在动物栖息地、候鸟迁飞通道、湿地河流进行巡查巡护,保护森林资源。

方祥管理站辖区包括7个行政村9个自然寨,巡护范围大。虽是本地人,但刚加入巡护队时,巡护员侯兴伟对所负责的辖区还有不少不熟悉的地方。2021年,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入智慧巡护系统,提高森林管护能力。“我负责的这片区域树木茂密,有些山路没有走过,巡护途中怕误闯进去找不到回来的路。有了巡护系统后,卫星定位会实时显示具体位置,还可以随时传输巡护情况,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侯兴伟说。

“我们建有生态监测智慧管理平台,强化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保护,实现立体化监管。”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唐秀俊介绍,除了日常巡护,护林员们还会到群众家中宣传动物保护、林业法规、森林防火等知识,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让人人都成为大山的守护者。”

17.6万平方公里的贵州大地,九成以上是山地和丘陵。东北武陵巍峨,西北乌蒙磅礴,北面娄山险峻,东南苗岭绵延,山地资源丰富,山地风光旖旎。

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贵州加大对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去年9月,贵州省自然资源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指导意见》,围绕九大重点任务推进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工作,大力探索创新山地生态系统保护利用。

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山苍翠,溪水潺潺。山林间,保护区永康管理站站长覃龙江正仔细检查红外相机,“这里是永康管理站的3号固定样线,固定样线两侧20米内,要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悬挂样本牌,定期进行数据记录。我们安装了十几台红外相机,对动物、人员活动等进行监测。”近年来,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逐步迈向智慧化、科学化、精细化,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8.61%。

乌蒙深处,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经过30多年植绿护绿,这里的上百个荒山坡已是万亩林海,粗壮挺拔的华山松和马尾松从山头一直绵延到山脚溪谷。“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海雀村的森林覆盖率从最初的不到5%提升至如今的77%。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当地干部群众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食用菌、乡村旅游等产业。“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守护好大山,让绿水青山成为海雀村村民的‘幸福不动产’和‘绿色提款机’。”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均福说。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本报记者  李亚楠

新疆哈密,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上,风力发电机和光伏电板正将风和阳光转换成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近年来,哈密市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持续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装机量不断攀升,在实现绿电“高发、高出”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好“高用”文章。

在哈密市十三间房风电场,记者看到了数台6.25兆瓦风力发电机,叶片长达83.4米,机组轮毂中心高度为100米;扫风面积22966平方米,仅机舱整体吊装重量就达144.3吨。2011年底,十三间房风电场并网发电,吸引了许多风电开发企业投资建设。截至目前,十三间房风电场风电装机规模达到135万千瓦,在建项目超过250万千瓦。

除了风能,哈密市还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哈密石城子光伏产业园区,已有27家企业入驻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成项目35个,建成并网发电规模87万千瓦。2022年,该产业园区累计完成发电量12.47亿千瓦时,建成了新疆光伏组件类型最全、采用光伏发电技术最多的示范园区。哈密市发改委主任张晓毅介绍,哈密市目前已建成以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为主的国家级综合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达1710.85万千瓦,规模居全疆第一位。

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哈密天山换流站内,工作人员正通过智能巡检系统实时监控站内设备检修和运行状况。“哈密市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风光火打捆外送基地,外送电量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近40%。”张晓毅介绍。

除提升新能源电力外送能力,哈密市也在探索增大新能源电力本地消纳能力,并推动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等路径。

目前,哈密市正积极发展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高载能、低排放产业,着力培育优质负荷。

风电产业加速扩容,直接带动了哈密市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张晓毅介绍,哈密市已引进多家国内风电行业领军企业,具备年产1700万千瓦风机整机及配套叶片、塔筒、发电机等风电设备生产加工能力,风电装备产业关键零部件的当地制造率达70%以上。

“哈密市风电装备制造已经具备一定规模,而光伏装备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硅料、光伏电池、组件、支架企业为主,目前一批项目已得到批复并正在建设中。”张晓毅说,“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利用好风光资源,为实现‘双碳’目标添砖加瓦。”

近年来,新疆依托能源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截至目前,新疆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6443.1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规模3267.7万千瓦、光伏装机规模3175.4万千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03日 13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