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脉中华 中国考古博物馆12月上新十件文物

发布时间:2024-11-14 09:59:04 来源: sp20241114

原标题:寻脉中华 中国考古博物馆12月上新十件文物

位于中国历史研究院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是我国第一家以考古命名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上个月开始,中国考古博物馆为公众开启月度“上新”计划,12月新上十件文物,让文物作为无声的历史导师,带领观众一起寻脉中华。

看似现代却已经距今4000多年的蛋壳黑陶高柄杯,相貌平平却把我国陶瓦历史向前推进一千年左右的陶板瓦,还有蕴含5000多年前文化标志的玉龙,12月,中国考古博物馆上新十件文物,引来不少观众赞叹。

观众周悠然:我比较喜欢的是那个蛋壳杯。为什么它这么薄,经历这么长时间也不会碎?我今年10岁,它的年纪大概是我的400倍。古人没有高科技的工具,但是他们也可以做出很多很精致的工艺品,它应该就是很难,未来我也想研究考古。

据介绍,中国考古博物馆开馆以来,观众已突破10万人,月度上新的创意其实就来自于观众留言。中国考古博物馆常设展厅7000多平方米,展品6000多件。未来每月更新10件文物将成为常态,在原有展陈主题和线路不变的情况下,每个月给观众带来新的看点。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陈秋霖:我们目前已经做了一年的计划,每个月上新一次,每个月有10件文物,其中有8件是我们的考古出土文物,还有2件是我们珍藏的古文献。有更多的文物来讲中国文明这个故事,承担我们中国历史研究院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历史文化这样的一个使命。

上新的不只是文物,还有“大师讲小科普”的系列讲座,从最新的考古黑科技,到考古后续的历史研究,让观众看懂门道。

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 李国强:那么接下来的我们已经邀请到的主讲嘉宾应该说都是重磅的。把最新的考古学的知识、田野考古的最新发现、最新的成果传递给观众,让我们的观众有更好的渠道,有更直接的渠道来认识中华文明,认识中国考古学,认识中国历史学。

土与火相生成器 淬炼出陶艺传奇

民以食为天,被不同年龄段喜欢的高脚杯,是如何炼成的?在这个适合围炉吃火锅的冬季,距今4000年的先民,使用什么样的器具暖心又暖胃?我们一起去中国考古博物馆去看一看。

本月上新的这只蛋壳黑陶高柄杯,与其他三只的造型完全不同,现代感十足。看似金属材质的外表,让人很难想象它其实是陶土烧制,不过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工艺。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它采用了渗炭的工艺,在烧制过程中把炭渗透到陶器里面去,在周围用还原气氛,使这个陶器变成黑陶。通体是很均匀的一种黑,显得特别优雅和高贵。对陶泥的要求是很高的,陶工需要经过很多次的淘洗,只有用很细的细泥,才能做出这种很薄的高柄杯,是我国新石器时代陶器工艺发展到顶峰的一个代表。

专家告诉我们,这个看似现代的蛋壳黑陶高柄杯,是一种酒器,出土于湖北郧县的大寺遗址,距今已经4000到4600多年,属于龙山文化。蛋壳陶的厚度薄如蛋壳,轻敲还能发出清脆的声音。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推测可能不是普通百姓所能使用的。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蛋壳陶特别薄,它的厚度通常是在不到1毫米,最薄的甚至可以只有0.2毫米左右。它的烧制温度是要高于一般的陶器烧制温度,至少要在900℃以上,有些高的可能能达到1000℃以上。蛋壳陶出现,陶器不管是从烧制、成型,还是淘洗的工艺,都已经有了一个很大提升。

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更迭的是技术,不变的是对美的追求。专家介绍,在蛋壳陶之前,更常见的是红陶和彩陶,烧成温度较低,一般在800℃以下。这两件“单耳彩陶杯”就是长江流域出土的彩陶,比蛋壳陶更老,来自距今6000多年以前,但是简约的风格,给人以时尚的现代感,也被观众称为“咖啡杯”。

观众 周游:第一感觉很想把它买到。看到那个咖啡杯的时候,就没有想到它会跟现在的杯子就很像,你很难想象到那个是6000多年前的一个产物,非常奇妙这种感觉。因为我自己也是做设计的,所以我觉得当一个东西足够简约和简单的时候,它就会可以塑造特别极致的美感出来,非常智慧,就会觉得中华文明非常伟大。

在杯子的不远处,不同地区出土的灶,静静讲述着中华文明的演变。这个看起来像个牛鼻子的陶釜灶,集锅和灶为一体,出土于山西陶寺遗址,是距今大约4000多年前的先民使用的灶具。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栗媛秋:它的上面是有一些烟炱痕迹的,说明当时应该是被人使用过的。这一件应该是普通人就可以用的,但是陶寺遗址它本身是一个都城性质的遗址,它是在这种都城里居住的普通人用的一件器物。目前看到最早的大概是距今8000年,我们就已经发现了灶。到了距今6000到4000年左右,在晋陕豫的交界地带,陶釜灶有一个极大的发展,一直延续到现在。直到目前大家家里还是会用灶配锅这种形式来进行生火、做饭。灶的使用,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文明未曾中断的连续性。

一片瓦 将我国陶瓦史向前推进千年

除了饮食器具,考古发现一些住房、建筑,为我们揭示了古人生活的更多细节。中国考古博物馆还上新了一件看似很普通的瓦,让我们对几千年前中国人的建筑,有了更多理解。

在陶釜灶旁边展示的雕龙碑遗址,距今6200多年到4700多年,位于湖北枣阳市鹿头镇。考古发现,仰韶时代以来,各地区原始居民间不断交流,多种文化因素融合。随着家族势力兴起,雕龙碑遗址新出现了多间房,与仰韶文化早期的单间房不同,房内为节省空间而设置的推拉门,就是我国最早的推拉门实例。

这块陶板瓦,呈扁平状、四边形,出土于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陶寺遗址,将我国陶瓦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年左右。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刘国祥:新石器时代,我们多数发现的房屋都是茅草屋,用茅草盖顶。那么到了陶寺,也不是所有的建筑都用这种板瓦,这只是在宫殿区发现的板瓦,体现了建筑材料、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反映出这种等级的差异、社会分化的明显。王权的形成,证明陶寺为代表的已进入文明社会。

这段圆筒,是陶排水管,出土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距今3750年左右,属于夏代的中晚期。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刘国祥:这件排水管它呈筒状,非常完整。两端口圆可以套接,有时成组发现,数十件为一组。因为为了防止渗水,泥料就经过甄选,烧成温度可以达到1000℃,很致密。在夏代中晚期,这样的排水系统足以见证当时是一座很发达的城市,有完备的设施,证实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玉龙上新 解密龙纹里的文化“密码”

明年是龙年。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龙形象文物,最早出现在距今8000年前。中国考古博物馆的新上文物中,有一件珍贵的玉龙。专家介绍,它身上的纹饰,就述说着来自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文化交流交融。

这件玉龙,个头不大,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女祭祀。这个玉龙,体现了南北中的文化元素交流交融。其中,材质和造型特征都来自北方文化。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刘国祥:这件玉龙比较独特,它的造型就是有一个大的头部,另外有双角,身体蜷曲,尾端呈尖钩状,它是受到了红山文化蜷体玉龙的影响,距今5000多年。但是红山龙的身体部位一般都是素面,而商代的玉龙身上都有纹饰。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的玉器,主要都是用岫岩玉做成的,岫岩位于辽东半岛。到了商代,依旧是从岫岩获取玉料,体现了在商代中央王朝的强大的远距离获取器物材料的这种能力。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刘国祥介绍, 这个小小的玉龙,身上的纹路可大有讲究。龙的额头上两角中间的这个菱形,就来自南方的良渚文化,距今也有5000多年。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刘国祥:良渚文化有一种龙手镯,龙手镯的额顶前,就有这种菱形格纹,跟这个相差了1000多年。纹饰它是有功能的,绝不是普通的装饰品。一种天神的额头上都有菱形格纹,那么龙的额头都有菱形格纹,它表示一种和天的一种沟通,比如说旱作农业,祈求农业生产的丰收,那么龙可以起到通天的功能。

玉龙身上的半弧马蹄形纹饰,则和山西陶寺出土的彩绘龙纹陶盘,如出一辙。虽说相隔一千多年,一个是玉雕,一个是彩绘,龙身上的半弧马蹄形纹饰却没有改变。

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处长 刘国祥:这说明什么,就是文化的一种汇聚。从史前时期北方的红山文化,到南方的良渚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山西陶寺文化,一直到商代,有这种一脉传承的发展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的文化信仰,所以说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图腾。这种传承发展关系,有考古资料可以作为证据的,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这种连续性,同时又有创新性。(总台央视记者 周培培 张喆)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