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落幕 戏韵悠长焕发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11-17 07:45:51 来源: sp20241117

   中新网 北京10月4日电 随着“国风超有戏”国风戏曲音乐会的结束,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为期七天的主场活动4日在北京园博园落幕。9月28日至10月4日,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围绕梨园精品、梨园荟萃、梨园嘉年华三大板块,联袂奉上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200场次互动活动,现场吸引来自全国的游客近10万人次,观众年龄构成更加年轻化。

  集结名团名剧名家,好戏精彩不断

  本届戏曲文化周在坚持艺术品质的同时,对题材、观演模式、艺术表达等方面做出创新探索,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华戏曲繁盛多姿的景象。

  阵容强大、星光璀璨是本届戏曲文化周的一大看点。本届戏曲文化周汇集了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院团。尚长荣、李玉芙、杨少春、岳美缇、谷文月等戏曲名家或在现场或以视频形式亮相,让观众近距离聆听戏曲“大师课”。

  在阳光剧场,京剧《四郎探母》、昆曲《牡丹亭》、评剧《秦香莲》、北京曲剧《四世同堂》等经典剧目与原创少儿京剧《红楼梦》等原创新编剧目交相辉映,赢得观众掌声、叫好声不断。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联袂奉上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200场次互动活动。北京市丰台区供图

  本届戏曲文化周演出的剧目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尤其是一些地方园结合地方文化,演出了很多充满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和鲜明的艺术个性的剧目,令观众大呼过瘾。

  忆江南园,黄梅戏等江南地区广为流传的戏曲剧种纷纷登场,让人在亭台楼阁中感受江南戏曲之美。闽园里,每天都以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三国故事,京剧《空城计》《斩马谡》《辕门射戟》《白门楼》让观众沐浴在厚重的三国文化中。晋中园里,山西省晋剧院的《吃盒子》《戏叔》《渭水河》《挡马》等剧目充满民间艺术韵调,体现了山西戏曲文化的精髓。岭南园里,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变脸·吐火》《滚灯》等节目惊艳展示川剧绝活,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如醉如痴。

  搭建交流互鉴平台,传承发展

  除了演出之外,本届戏曲周还精心组织学术活动,包括以“传承戏曲文化加强创新转化”“戏曲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和“中国戏曲中的美学追求”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及青年论文征集活动,搭建戏曲行业交流互鉴的平台,让广大戏曲人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戏曲艺术鉴赏交流、传承发展。研讨会上,国内知名戏曲专家学者及地方院团代表从多个维度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分享真知灼见,共同助力戏曲艺术传承发展。

  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的赵红主任向同行介绍了汉调桄桄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情况。“这次能够参加中国戏曲文化周,给我们戏曲创作人的创作和发展也带来了动力。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对我们有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赵红说。

  广东省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青年演员陈嘉明以学习的心态去看演出,收获颇丰:“能参加这届戏曲文化周,对我们西秦戏来说是一个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很多国家院团、地方院团一起演出,让我有所提升,汲取了不少有益的经验。”陈嘉明认为,本届戏曲文化周为地方剧种、稀有剧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传播平台,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西秦戏。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联袂奉上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200场次互动活动。北京市丰台区供图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全国政协京昆室副主任谭孝曾至今已经参加了六届戏曲文化周。“从九月底到十月初,观众一进入园博园,就可以随处看戏、赏戏,无论是京剧、昆曲、梆子还是其他剧种,能欣赏到各剧种的优秀剧目。”谭孝曾说,本届戏曲文化周给广大民众提供了很好的一个平台,为普及京剧、弘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以戏会友切磋技艺,圆梦舞台

  本届戏曲文化周坚持专业性和群众性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戏曲文化品牌服务大众的特点,通过多种活动形式让资深票友和戏曲“小白”圆梦舞台,各得其乐,不断增强民众的文化幸福感、获得感。

  “太热情了!”在北京园博园的剧场舞台上,端庄俊秀的舞台形象、行云流水的戏曲程式、流光溢彩的舞台呈现,吸引了观众游客争相打卡。来自票社、儿童社团的青年才俊与小小少年各展才华,拿出了看家本领,为大小观众奉上了诸多精彩好戏。舞台上,他们展示技艺,弘扬国粹。舞台下,他们相互交流各行、流派唱腔,传承并传播戏曲艺术。

  明天剧场的“嬉戏”亲子剧场上演的戏曲儿童体验剧《新三打白骨精》以孩子的视角全新演绎经典西游故事,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知戏曲魅力。铁枝木偶戏《江湖情仇》《杏元出塞》《共保家国永安泰》把剧中人物的

  唱念做打通过木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激发孩子热爱戏曲艺术的热情。

  在园博园的各个舞台上,戏曲艺术的群众力量正悄然迸发着蓬勃生机。北京邮电大学在读研究生韩婷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唱黄梅戏,但一直没有跟专业老师进行系统学习过,当看到本届戏曲文化周将举行丰富多彩演出的消息后,就兴冲冲来到忆江南园,穿上戏服登台跟老师体验一下《女驸马》选段。“很开心在园博园的舞台得到了跟专业老师学习的机会,这也算是圆了我的一个梦想。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戏曲演员,但始终怀着一颗热爱的心。”韩婷说,“戏曲艺术需要我们年轻人发扬。以后,我希望好好学唱腔、声调,练好基本功,能够顺畅地把身段做好,唱腔唱好。”

  “本届戏曲文化周有一种沉浸式、参与感和融入感,使得整个园博园变成一个戏曲的世界。”国家京剧院一级编剧、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池浚说,无论是各个院团的展演、路演、教学,还是互动游园活动,都让老百姓感觉戏曲就在身边,不再遥远、专业和高不可攀。

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园博园举办,20个省份近50个优秀院团院校联袂奉上120余场演出、百余场次讲座导赏对谈、近200场次互动活动。北京市丰台区供图

  池浚认为,本届戏曲文化周不断增强群众的体验感。不论男女老少、戏迷还是票友,都能够在这里打开戏曲的围墙,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有的人受到了戏曲文化的熏陶,也有的人从戏曲本体上得到了启迪,每个人都获得了戏曲融入生活以后带来的幸福感。”

  据悉,本届戏曲文化周主场活动结束后,还将在北京园博园、市内外专业剧场以及学校、街镇等地,组织开展不同剧种的戏曲演出、曲艺专场、传统乐器培训、戏曲进社区、戏曲进学校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常态化活动。未来,中国戏曲文化周还将继续扩大剧种覆盖面,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实现348个剧种全覆盖。同时,在总结前几届的基础上,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国际,联动全国广大戏曲人共同擦亮这张亮丽的名片。(完)

【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