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25-01-04 13:36:44 来源: sp20250104

  核心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要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这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条规律性认识,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悟、贯彻落实,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023年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取得新的成果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将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

  一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比如组建中央金融委员会和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组建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化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组建国家数据局,等等。二是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的意见》,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经济管理有力支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国有经济肩负的使命任务和功能定位,构建顶层统筹、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国有经济管理体系。四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形成了“1+N”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五是推进市场体系建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深化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规范油气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有计划分步骤逐步降低传统能源比重。六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实施方案》,着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完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体制机制,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七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深化贸易投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市场准入;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要求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规划范围内率先构建与高标准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批复同意《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促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八是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指导意见》,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衔接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科学指导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审议通过《关于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的意见》,完善能耗双控制度,优化完善调控方式,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做好节能工作。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深刻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进改革开放,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

  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其提供动力。经过40多年发展,支持我国经济增长的传统动能逐步减弱,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必须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畅通国内经济循环;必须向扩大开放要活力,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需要。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当前,有效需求不足仍是制约我国经济恢复的主要因素,制约内需潜力释放的体制机制堵点仍然较多。比如,市场预期不稳、活力不足,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等等。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健全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效发挥出来。

  防范化解风险、守住底线的需要。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同时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比如近年来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占据国际竞争主动的需要。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还存在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研和经济联系不紧密等问题。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只有把外部压力转化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我们要以改革到底的坚强决心,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坚决破除一切制约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

  健全扩大内需的有效机制。推进消费领域改革,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构建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积极稳妥推进财税、统计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大先行先试探索力度,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项制度规则立起来。深入开展市场分割、地方保护等问题专项整治,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把不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各种障碍掣肘破除掉。

  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切实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打通科技到产业通道,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谋划推进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狠抓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建立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优化融资结构,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完善机构定位,支持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做优做强,严格中小金融机构准入标准和监管要求,开展特色化经营,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健全法人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各类要素双向流动,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把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摆到突出位置,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认真解决数据跨境流动、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问题,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调整优化采伐制度,拓展林权价值增值途径,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完善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加强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

  (作者为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0日 09 版)

(责编:杨光宇、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