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一泓清水(人与自然)

发布时间:2024-11-05 22:53:27 来源: sp20241105

  云南省澄江市的抚仙湖水面澄澈,风景宜人。   资春富摄

  微风吹拂,碧水荡漾。作为我国著名的深水型淡水湖泊,位于云南省澄江市的抚仙湖常年总体保持Ⅰ类水质。

  好水质来之不易。近年来,澄江市聚焦治污水、治垃圾、治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实施护湖行动,着力推动抚仙湖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采取“截污、清淤、护坡、引水”措施,为抚仙湖建起绿色屏障

  发源于梁王山主峰东麓的梁王河,自北向南奔流而下,一路穿过村庄、城区,在万海社区大河口村东汇入抚仙湖。入湖口,清澈见底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潺潺的流水激荡着山石,缓缓流入抚仙湖,周边已经建成湿地公园,随处可见游人观光拍照。

  “梁王河是抚仙湖的主要入湖河道之一。通过综合治理,梁王河河道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2023年以来,梁王河持续保持在Ⅰ类水,实现了清水入湖。”澄江市水利局河长办调度管理中心主任李进介绍,今年上半年,抚仙湖21条主要入湖河道入湖口的平均水质优良率达到87.5%。

  据介绍,抚仙湖流域共有大小入湖河道103条,其中主要入湖河道21条。为切实提升入湖河道水质,澄江市实施抚仙湖入湖河道水质提升工程,采取“截污、清淤、护坡、引水”措施,持续改善水质。

  抚仙湖北岸是澄江市人口密集区域,沿岸分布着不少村庄,过去常有大量生产生活垃圾和污水随河道直接入湖。“随着长约7.8千米的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建成,对北岸50余条河道沟渠进行拦截,调蓄带成为抚仙湖北岸一道重要的防线,更是控源截污的中转枢纽。”李进说。

  目前,入湖河道之一的龙溪沟已和调蓄带连通。“通过抽空、清淤、晒塘等举措,实施调蓄带连通扩容。雨季到来的时候,将初期雨水连同农田退水、达标中水一起截进调蓄带。”李进说。

  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是一个集截污、调蓄、净化、回用和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综合利用工程。“我们探索实施集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灌溉、高效节水水利、高标准农田改造引水、高效林业发展用水‘五位一体’的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通过科学调度管理,将未达到入湖标准的农田退水拦截住,再从调蓄带内取水用作灌溉农作物的‘肥水’‘好水’,既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能‘变废为宝’,降低群众农业生产成本。”李进说。

  如今,抚仙湖北岸生态调蓄带与下游湿地连成一片,美不胜收。据统计,目前抚仙湖已经建成环湖湿地93块,面积超3000亩。“来水会在环湖湿地再次沉淀、净化,流入抚仙湖。环湖湿地是拦截污染源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控源截污,为抚仙湖建起绿色屏障。”抚仙湖管理局副局长赵红江介绍。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抚仙湖畔,沃野平畴。

  澄江市22万亩耕地,17.6万亩在抚仙湖径流区,过去全年化肥施用量曾高达2.7万吨,农药施用量达254.66吨,农业面源污染占到了入湖污染负荷总量的70%。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径流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一直是抚仙湖保护面临的难题。

  “我们探索生态型产业发展,不断促进抚仙湖流域内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澄江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股股长陈春说。

  走进澄江市万海社区蓝莓生态种植示范基地,蓝莓与粮食作物套种,长势喜人。基地配套了水肥一体化等设备,只需要在机器上操作,就可以完成上百亩土地的灌溉、施肥。同时,创新性地采用了尾水尾液收集循环利用技术。

  “基地的大棚设置了一个无渗漏尾水收集池,灌溉后剩余的水肥液可汇入尾水收集池。在对尾水尾液进行稀释调剂后,再通过提水泵站重新进入水肥一体化管理控制中心进行药肥配比,精准灌溉施肥。”澄江绿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郭杰介绍,“水肥一体化实现了自动控制灌溉和肥料投放,尾水尾液收集利用,确保蓝莓种植尾水全收集、全循环、全利用、不入地、不入湖。”

  从传统栽种逐步升级为设施化种植,现代化蓝莓种植在澄江渐成规模,平均亩产值达10万元,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不仅能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还实现了增产增收。”陈春说。

  在澄江市右所镇马房村,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抚仙湖畔的乡村走上了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有抚仙湖的好风光,我们几乎不愁客源。”杨文俊是土生土长的马房村人,如今开起了自己的民宿,“湖水越来越清,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得益于紧邻抚仙湖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澄江市持续释放生态旅游消费潜力。2024年1至7月接待游客633.29万人次,旅游花费7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96%和18.45%。

  实现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激发全社会护湖热情

  澄江市龙街街道朱官营小组居民杨宝寿家的屋外,有两根标识明显、功能清晰的雨污分流管道。“过去雨水、污水都是经过同一个排水管进入污水管道。一到下雨天,因为污水管道水量负荷大,污水甚至会返流进家,影响大家的生活质量。”杨宝寿说。

  2022年,澄江市启动抚仙湖全流域截污治污及健康水循环项目建设,“一户一策”对雨水管网、污水管网进行科学布设,从源头上实现了雨水与污水彻底分流。

  “为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入户排查摸底5.4万余户后,才开展实施精准截污治污工程,实现抚仙湖流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澄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任晓克说。

  在实现流域生活垃圾系统化治理方面,当地加强对8座垃圾转运站、300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维管理,实现全流域生活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建成50吨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流域内1801户餐饮经营户实现泔水收处全覆盖。

  今年1月1日,新修订的《云南省抚仙湖保护条例》正式施行。“高原湖泊卫士”行动、“小手拉大手”等一系列活动激发起当地群众保护湖泊的热情。春节前后开展的沿湖生态环境大清理大整治行动中,党员干部、群众2万多人参与其中,整治湖滨生态区域1.2万余亩,清理杂草、枯枝等污染物2.4万余吨。

  云南师范大学抚仙湖流域保护科技小院于今年年初在澄江市广龙村挂牌,科技小院立足抚仙湖流域保护和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将在保护抚仙湖生态环境、农田土壤提质增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及科技服务。

  去年,南方电网云南玉溪澄江供电局建成30个充电桩站、260个充电枪,覆盖澄江市30个村(社区),实现充电桩基础设施“村村通”目标,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做好了基础服务,也助力游客绿色消费与低碳出行。

  “抚仙湖是我们的‘母亲湖’,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她。未来,我们将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赵红江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07日 07 版)

(责编:白宇、卫嘉)